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望二首·其二》
《野望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野童撷菜疏移步客子追程有底忙。

茅屋破时偏入画布衫洗了晒枯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衫(bù shān)的意思:指穿着破旧、不体面的衣服。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枯桑(kū s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荒凉、凋零。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野童(yě tóng)的意思:指长在野外、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也用来形容不懂礼貌、举止粗野的人。

移步(yí bù)的意思:移动脚步,改变位置或态度。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追程(zhuī chéng)的意思:追赶行程,追寻目标。

翻译
乡村孩子采摘蔬菜,脚步轻快而稀疏,
旅人赶路多么匆忙,不知何故如此心急。
注释
野童:乡村小孩。
撷:采摘。
菜疏:稀疏的蔬菜。
移步:轻步移动。
客子:旅人。
追程:赶路。
有底忙:非常忙碌。
茅屋:简陋的草屋。
破时:破旧时。
偏入画:特别适合入画。
布衫:布衣。
洗了:洗净。
晒枯桑:晾晒在枯萎的桑树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首句“野童撷菜疏移步”,写出了孩子们在田野间撷取蔬菜时那种从容不迫、生机勃勃的情景。“客子追程有底忙”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行者赶路的关切,暗示着乡村社会中人们相互关心的氛围。

“茅屋破时偏入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欣赏,甚至是对不完美之物的钟爱。这里的“偏”字用得妙处在于它既可以理解为偶然,也可理解为偏爱,增添了一份诗意的复杂性。

最后两句“布衫洗了晒枯桑”,则描绘出一幅洗衣晾晒的平凡而温馨的场景。这里的“布衫”和“枯桑”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物象,但在诗人笔下却被赋予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和平凡生活美好的感受,以及他对于生命中简单事物所持有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赠廖自廉沅江教谕

南北暌违又几年,重来两鬓己苍然。

乞身不厌官资薄,典教应知德操全。

舟过大湖晴望岳,帆经远浦瞑浮烟。

菁莪乐育知多暇,应有新诗寄日边。

(0)

题扇赠郭必复

汾阳公子旧知名,两度相逢在玉京。

入觐已闻输赋足,还家更有赐书荣。

三山晓日孤帆远,天上清风一握轻。

乡里如逢知己问,殷勤为我道深情。

(0)

送陈秉刚赴廉州照磨·其一

阙下相逢话未休,一官又赴岭南州。

近郊苜蓿收残雨,高井梧桐动早秋。

鸿雁远随舟楫去,鱼龙欲挟海波浮。

喜闻郡幕无公事,应得登临记远游。

(0)

青山白云图

十年京国梦林丘,此日披图忆旧游。

窗户烟云晴欲合,楼台苍翠晚初收。

长桥流水通行客,落日沧波起棹讴。

为问玉山渺何许,此身先已到瀛洲。

(0)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一

西风露下碧漙漙,久别羁怀有万端。

游子自惊乡梦远,慈闱应念客衣寒。

云连南浦低回雁,木落空江涌浩澜。

东阁故人如见忆,新诗还许寄来看。

(0)

题清碧书舍

爱子读书处,幽怀孰与同。

青山当户牖,绿树隐帘栊。

濯足过秋渚,鸣琴坐涧松。

故居回首日,总在画图中。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