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有怨恶,宁不伤吾身。
《杂诗》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柄授(bǐng shòu)的意思:将权力或职责交给他人。
倒持(dào chí)的意思:指颠倒持握,比喻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二世(èr shì)的意思:指第二代,多用来形容接班人或继承者。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奸臣(jiān chén)的意思:指背叛君主、不忠不义的官员或大臣。
名器(míng qì)的意思:指具有特别优秀才能或技艺的人或物。
委政(wěi zhèng)的意思:把政务委托给别人处理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怨恶(yuàn è)的意思:怨恶指心怀怨恨和恶意,对某人或某事抱有恶感。
指鹿(zhǐ lù)的意思: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缺点而自己却犯同样错误或有同样缺点。
自珍(zì zhēn)的意思:自己珍惜自己
倒持太阿(dào chí tài ē)的意思:指执迷不悟、死抱错误观念或错误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诗中通过比喻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权力掌控者的警示。诗人以“颠倒持太阿”起笔,形象地描述了将重权交给他人的情景,暗示这种行为的危险性。接着,他指出当权者如果信任奸佞小人,如秦二世之于赵高,会导致国家混乱,是非颠倒,无人敢言真相。最后,诗人劝诫那些握剑之人,应当珍视自己的名位与权力,保持清醒和警惕。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具有警世之意,体现了陶宗仪作为历史学家对于权力滥用的忧虑和对公正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