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图(bà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占据权力,掌握大权,统治一方。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持衡(chí héng)的意思:保持平衡、公正。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江宁(jiāng níng)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的繁荣昌盛。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扪虱(mén shī)的意思:形容过分细心,小题大做,忧虑过多。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雄谈(xióng tán)的意思:指言辞气势雄壮,自视甚高。
一征(yī zhēng)的意思:一次征收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征诛(zhēng zhū)的意思:指对叛逆者进行严厉的制裁和惩罚。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 鉴赏
此诗《苻秦王武侯墓下作》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英雄气概与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扪虱雄谈举世无,英雄毕竟耻为儒”,开篇即以“扪虱雄谈”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英雄人物的豪迈与不羁。这里的“扪虱雄谈”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指项羽在被围困时,仍能从容不迫地与人谈论天下大事,显示其非凡的英雄气概。同时,“英雄毕竟耻为儒”则表达了英雄们对于儒家学说的不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追求的是战场上的功勋而非书斋中的学问。
颔联“人如诸葛真名士,天屈夷吾佐霸图”,将诸葛亮与管仲两位历史上的名臣并提,赞美他们作为“真名士”的智慧与才能,以及他们在辅佐君主成就霸业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著称;管仲则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被誉为“佐霸图”的典范,他的治国理念和策略对齐国的强大起到了关键作用。
颈联“垂死尚闻三叹息,过江宁免一征诛”,描述了诸葛亮临终前的感慨与遗憾。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病重之际,曾多次叹息,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统一中原大业的遗憾。同时,这里也暗含了诸葛亮在生前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保护了蜀汉的安宁,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一面。
尾联“独怜王谢持衡日,惟让桓温物色殊”,将目光转向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等名臣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以及桓温的特殊地位。王导和谢安都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他们的政治手腕和对国家的贡献备受后人赞誉;而桓温虽然在历史上以篡位著称,但其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容忽视。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和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英雄气概、历史命运以及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