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一》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一》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

金章龟伏纽,紫诰盘花

明主亲颁命,藩臣拜嘉

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嘉(bài jiā)的意思:拜访恭维

博望(bó wàng)的意思:指远望、高瞻远瞩的意思。

藩臣(fān chén)的意思:指在封建社会中依附于君主的地方官员。

环海(huán hǎi)的意思:环绕大海,形容事物广泛分布或遍及海内外。

金章(jīn zhāng)的意思:金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字奖状,比喻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盘花(pán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

苏卿(sū q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主亲(zhǔ qīn)的意思:主动亲自去做事,不依赖他人。

紫诰(zǐ gào)的意思:紫色的诏书,泛指皇帝的诏书,借指上级的命令或指示。

博望槎(bó wàng chá)的意思:指眺望远方,希望达到更高境界或更广阔前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汝玉所作的《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一)中的一节,通过“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即将出使朝鲜的通政寺丞章有常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已受苏卿节”,这里借用了汉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的典故,象征着章有常将肩负重任,远赴异域,如同苏武一样,坚韧不拔,忠诚于国家。“还乘博望槎”,则引用了张骞出使西域时,曾乘槎而行的传说,暗喻章有常此行将像张骞一样,开拓新境,为国效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出使者的形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其使命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金章龟伏纽,紫诰凤盘花”两句,以金章和紫诰作为使者身份的象征,金章上的龟纽和紫诰上的凤凰图案,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也寓意着使者们将如凤凰般展翅高飞,传递和平与友谊的信息。同时,这些细节也展现了明朝宫廷的礼仪之盛,以及对出使官员的高度重视。

“明主亲颁命,藩臣敬拜嘉”则表达了对皇帝亲自下旨派遣使者,以及藩臣(地方官员)对这一行动的尊敬和赞赏。这不仅是对章有常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外交行动的肯定,体现了朝廷对于对外关系的重视和对出使人员的信任。

最后,“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两句,以荀彘(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驱邪避害)来比喻使者,表达了对他们的安全与成功的祝福。同时,“环海久为家”则暗示了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近邻,强调了两国之间的长久友好关系,预祝使者们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使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表达了对章有常出使朝鲜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对于外交活动的重视以及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高度责任感。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和宋永四兄集句

时事干戈里,年光卷帙中。

有怀忧社稷,无力靖华戎。

世路日多梗,斋扉昼掩蓬。

悲歌抚长铗,爽飒气摩空。

(0)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其六

闻道韶阳一亩宫,居民奉祀曲江公。

凭君到日酹尊酒,酝藉风流事事同。

(0)

虞美人

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霸图休。

玉帐佳人血泪、满东流。葛荒葵老芜城暮。

玉貌知何处。至今芳草解婆娑。

只有当时魂魄、未消磨。

(0)

句·其四十

蜀天过雨浮岚翠,汉地连云小麦黄。

(0)

句·其六十五

千山落木秋来客,两袖西风旦过僧。

(0)

是水为佳境,中城枕碧湖。

楼台万室近,物象几州无。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