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非止精进,此意曾密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中的第四首。诗中探讨了修行与佛法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应受顺逆影响的主题。
首句“道非止精进,此意曾密传”,指出修行之道不仅仅是简单的努力,而是包含了深刻而秘密的教诲。接着,“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描绘了一种长时间的冥想状态,但佛法并未显现,暗示了修行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一乘论知见,三兽分圣贤”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层次和分类,通过“一乘”(即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理解知识和见解,同时通过“三兽”(比喻不同层次的修行者)来区分圣贤的不同境界。
最后,“君看娑竭女,初不学安禅”以一个故事结尾,借由“娑竭女”的例子,说明即使没有经过专门学习,也能自然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的实践性。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和实践的思考,以及在修行过程中保持内心平和、不受外界影响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周敏仲同客过拂水庄阻风山厨萧寂戏作
烈风振山石欲落,亭午高眠缩双脚。
髯郎叩门二客俱,好事经耳宛如昨。
青春豪丝醉白发,绿水华灯荡朱阁。
米家船从何处来,但说东皋好林薄。
朱门如山酒肉待,却犯颠风抵穷壑。
缆舟尽日不得去,白浪喧豗断烟郭。
自巡寒庖有湿苇,走问东家无郭索。
樵苏清淡亦恒事,倚壁呻吟如可怍。
老夫犹云幸免俗,且未烧琴思煮鹤。
丹榴行
君不见信州丞相第,十二高楼称绮丽。
雕甍共倚黄金堂,绣柱遥连白玉砌。
琼恩宝泽锡嘉名,睿藻宸题照日明。
方圆法式颁仪部,多少金钱给水衡。
复道文窗开扇扇,极目欲穷西楚甸。
灵山黛色稠叠来,彭蠡湖光微渺见。
山川如旧人事非,圣主原施不测威。
胥江已见浮鸱去,华表空闻化鹤归。
魂招归来上不得,寂寂高楼徒叹息。
火烧崇墉落劫灰,尘飞绮栋无颜色。
可怜殁后见精忠,青史相传贯白虹。
欲知血泪何时灭,秋老榴花开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