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辨白(biàn bái)的意思:辨别是非,澄清事实真相。
博物(bó wù)的意思:广博的知识和学问,博览群书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当然(dāng rá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必然性或明显性,没有任何疑问。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格物(gé wù)的意思: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空拳(kōng quán)的意思:空着手,没有拳头,指没有武器或力量。
谈天(tán tiān)的意思:指无所事事地闲谈或聊天,没有实际行动或目的。
一孔(yī kǒng)的意思:指某物只有一个孔,表示单一、独特或独一无二。
用事(yòng shì)的意思:指有事情要办或有工作要做。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坐地(zuò dì)的意思:指在分赃时,不必移动,就可以轻松地分配到自己的份额。
想当然(xiǎng dān rán)的意思:主观臆断,凭主观意愿妄加猜测,不经思考就妄下结论。
- 鉴赏
这首清代郑献甫的《杂述(其三)》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读书方法和思考态度的批评。首句“读书求甚解”强调深入理解的重要性,但接下来指出“用事想当然”是不妥的,意味着不应仅凭直觉处理典故或事实。诗人以陶渊明和苏东坡为例,暗示他们的言论深刻但并非尽善尽美,暗示学问需要全面而非片面。
接着,诗人批评“陋哉一孔生,亦张两空拳”,意指那些局限于狭隘知识的人,自以为是,缺乏广博视野。诗人质问:“问尔欲何为,坐地思谈天”,讽刺这种空谈高论而不脚踏实地的行为。他认为,要真正理解和分辨事物,必须“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即在辨别黑白是非之前,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
最后,诗人提出“格物必博物”,认为探究事物必须广泛涉猎,才能有所收获,他以张茂先(张华)自谦,表达对博学多识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做到这一点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倡导了批判性思考和广泛学习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友松轩
苍楠翠柏连山丘,杨家绕屋青松稠。
百年雨露涵深泽,六月凉爽如清秋。
势凌千尺浮云外,黛色团团拱车盖。
阴森昼晦起蛟虬,萧瑟天风振竽籁。
若人好学怀奇姿,琼林秀出珊瑚枝。
由来孤高秉异尚,爱此挺特同心期。
结庐松下栖迟久,坐卧看松与松友。
劲操何殊处士梅,閒情未说先生柳。
才高何必老深林,清庙明堂会见寻。
惟应晚岁冰霜节,永矢平生金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