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规(bàn guī)的意思:指事情只完成了一半,没有完全做好。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花花(huā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花哨、繁复、丰富多彩。
涓注(juān zhù)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而连续。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嫩红(nèn hóng)的意思:指颜色鲜艳、红润而娇嫩的样子。
声诉(shēng sù)的意思: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或抱怨。
谁分(shuí fēn)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归属不易判断,难以分辨清楚。
酸味(suān wèi)的意思:指事物具有酸的味道或性质。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言行带有不满、嫉妒、嘲讽等负面情绪。
细点(xì diǎn)的意思:仔细、小心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闲愁(xián chóu)的意思:指无事生愁,形容人闲散无所事事时的烦恼和忧愁。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 鉴赏
这首《钗头凤·秋海棠》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海棠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清清露”开篇,以露珠的清澈引出秋海棠的生长环境,暗示其纯净与高洁。“涓涓注”则描绘了露珠缓缓滴落的情景,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美。“嫩红细点黄心吐”,细致地刻画了秋海棠花瓣上那几点嫩红,与黄色花蕊相映成趣,展现出花朵的娇艳与生命力。
接下来,“花如泪。叶如翠。”将花比作泪水,叶比作翠绿,形象地表达了秋海棠在秋风中的哀愁与坚韧。这不仅是对花朵形态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并存。
“花花叶叶,一般酸味。”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花与叶的情感体验统一起来,暗示了生命中无论花还是叶,都承载着相似的苦涩与酸楚。这种“一般酸味”的描述,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记。记。记。”三字重复,强化了记忆的主题,仿佛在提醒读者,这些关于秋海棠的记忆是如此珍贵,值得铭记于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怀念,更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追忆。
“虫声诉。西风妒。”通过虫鸣与西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海棠所处环境的凄凉与孤独。虫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西风则显得嫉妒,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秋来更向谁分付。”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秋天这样一个季节里,万物凋零,诗人不禁思考,这份哀愁与孤独该向何处倾诉?这既是对于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于人生无常的无奈与追问。
“闲愁积。人不寐。”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累积,难以入眠的状态。在寂静的夜晚,这份愁绪如同堆积的云层,无法消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半规残月,凉生绣被。”通过月色与凉意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残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凉意则暗示了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睡。睡。睡。”三字重复,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睡眠来逃避现实,但愁绪依旧萦绕心头,难以真正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绘,也是对普遍人性中逃避与面对矛盾的探讨。
综上所述,《钗头凤·秋海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海棠在秋风中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衣曲
流黄机上鸳鸯锦,明灭疏灯照孤枕。
空闺冷月自娟娟,绝塞金风何凛凛。
起视明河漏已残,沙场遥望路漫漫。
罗帏锦帐人何在,毳幕毡裘地更寒。
手剔残灯取刀尺,制得征衣寄征客。
去年寄去无回音,此日无由识宽窄。
宽窄如今未可知,几回欲剪又迟疑。
金刀未下肠先断,弱线初缝泪自垂。
泪垂点点俱成血,污在征衣不能灭。
殷勤为拭衣上痕,恐令孤客添愁绝。
掩泪裁衣远寄将,妾身不及此衣裳。
衣裳犹得亲君体,贱妾空居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