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坎山里,群豪挠信州。
仇家县胆在,死士散金收。
报复(bào fu)的意思:指为了回应或报答对方的恶意行为而采取行动,通常是以相同或更严厉的方式对待对方。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变乱(biàn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动混乱,秩序紊乱。
不靖(bù jìng)的意思:不安宁、不平静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风井(fēng jǐng)的意思:指一个地方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杰地灵。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抚绥(fǔ suí)的意思:抚慰、安抚。
负固(fù gù)的意思:支持、坚固
干休(gān xiū)的意思:休息,放假,不工作
供应(gōng yìng)的意思:供应不足,需求大于供给
红巾(hóng jīn)的意思:红色的围巾,指代忠诚和勇敢的青年人。
后事(hòu shì)的意思:指人死后的事情,也可泛指事情结束后的处理。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极处(jí chǔ)的意思:指达到了极限的地方或状态。
机关(jī guān)的意思:指精密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也指用来处理事务或解决难题的智谋和手段。
井径(jǐng jìng)的意思:指狭窄的小路或小巷。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前车(qián chē)的意思:指以前的事例或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秦庭(qín tíng)的意思:秦朝的宫廷,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散金(sàn jīn)的意思:指金银财宝散落或分散。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首恶(shǒu è)的意思:最坏的、最恶劣的
所由(suǒ yóu)的意思:指原因、缘故。
土地(tǔ dì)的意思:指地面、土壤,也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土地资源。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罪(wú zuì)的意思:没有罪行,无辜。
贤相(xián xiàng)的意思:指贤明能干的宰相或高官。
相合(xiāng h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融洽。
早计(zǎo jì)的意思:早有预谋或计划。
赵厕(zhào cè)的意思:指人心不正,品行恶劣,无法无天。
至诚(zhì chéng)的意思:指极其真诚和诚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
执言(zhí yán)的意思:坚持自己的主张或观点。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这首诗《铅山书事十二韵》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
首句“闻道坎山里,群豪挠信州”描绘了地方豪强扰乱社会秩序的场景,暗示了地方治安的混乱。接着,“仇家县胆在,死士散金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为了私利而不惜手段的残酷。接下来的几句“赵厕机关重,秦庭报复稠”,运用历史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复仇心理的普遍性。
“执言修大怼,负固震诸侯”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时的反抗情绪,以及这种反抗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而“落日闾阎恐,悲风井径愁”则以自然景象象征社会氛围的压抑与不安,预示着潜在的危机。
“抚绥须早计,变乱未干休”提醒当局者要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局势失控。接下来的几句“赤子元无罪,红巾揆所由”表达了对无辜平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动荡根源的思考。通过“至诚驯虎豹,极处动貔貅”这一对比,强调了真诚与力量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应对复杂局面的重要性。
最后,“六邑疲供应,三农讼咎尤”揭示了社会经济压力下的民众生活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更多问题。“风尘将不靖,土地尔何求”则表达了对动荡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即鉴前车覆,母贻后事忧”警示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朝廷讳首恶,贤相合深筹”呼吁高层领导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维护国家稳定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鸾坡新拜命,柏府更乘骢。
别路风烟隔,离筵臭味同。
关河回远使,冰檗奏肤公。
大华群峰削,昆明一鉴空。
长城韩范在,丽藻古今通。
共羡恩袍紫,何忧塞火红。
朱轮常带雨,玉节遍观风。
威动三边士,名传五尺童。
往年资砥砺,今日见英雄。
圣主方虚席,王臣仗匪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