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控南北,淮泗驰其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弊政(bì zhèng)的意思:指腐败的政治体制或不公正的政治行为。
边戍(biān shù)的意思:边界上的军事防线或边境地区的军事哨所。
边疆(biān jiā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
兵诛(bīng zhū)的意思:指战争结束后,对败将进行处决或惩罚。
步骑(bù qí)的意思:步行和骑马,形容出行方式多样。
才良(cái liáng)的意思:指才智优秀,才能出众。
出兵(chū bīng)的意思:指派军队出征,进行战争或攻击。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带甲(dài jiǎ)的意思:指戴着盔甲,形容备战或准备应对困难。
斧钺(fǔ yuè)的意思:指权力极大,掌握军政大权。
更张(gēng zhāng)的意思:更加激烈、激发更大的斗志
公称(gōng chēng)的意思:公开宣称或称呼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或身份。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狐兔(hú tù)的意思:指狡猾的狐狸和胆小的兔子,用来形容心机深沉、狡诈狡猾的人。
化作(huà zuò)的意思:化作指将某种形态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状态。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节制(jié zhì)的意思:节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以保持适度和克制。
均田(jūn tián)的意思:均等分配土地
慨慷(kǎi kāng)的意思:形容情感激动、豪情壮志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匡济(kuāng jì)的意思:匡济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纠正错误、救济困难。它形容人在社会上能够纠正错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使社会得以恢复正常。
离觞(lí shāng)的意思:离开酒杯
令狐(líng hú)的意思:指人的名字或姓氏,也可以表示人的姓名。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陆梁(lù liá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攻占敌方的险要地势或战略要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髦俊(máo jùn)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举止俊美时尚,充满活力和魅力。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天堑(tiān qiàn)的意思:比喻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差距。
兔窟(tù kū)的意思:指兔子的洞穴,比喻安全而隐蔽的地方。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小康(xiǎo kāng)的意思:小康指生活富裕、安定的状态。
兴学(xīng xué)的意思:指促使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扬扬(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自豪、得意的样子。
野战(yě zhàn)的意思:指在野外进行战斗或作战。
踊跃(yǒng yuè)的意思: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用武(yòng wǔ)的意思:指运用兵器或武力进行战斗,也可以指运用各种手段、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舟师(zhōu shī)的意思:舟师是指乘船的军队或船队。形容人多而庞大的队伍。
总戎(zǒng róng)的意思:总结、归纳、总体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分韵送夏副枢》。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颂扬了夏副枢在边疆地区的军事才能和治理能力。
“雄蕃启吴甸,弊政咸更张。”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恢宏的画面,显示了对被派遣地带来的期待与重视。
“谓兹三边戍,节制须才良。”这里强调了边疆地区的重要性,以及需要优秀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和防御。
“夏公称国士,龙剑飞寒霜。”诗人赞美夏副枢不仅是一位国家栋梁之才,更是手持利剑、英勇无畏的将领,其威名远播,如同寒霜一般令人敬畏。
“遂膺副枢命,总戎向山阳。”夏副枢接受了重要的军事任务,前往山阳地区统率军队。
“山阳控南北,淮泗驰其㫄。”山阳地理位置重要,可以控制南北方的战略要道,而淮河和泗水则是连接东西的交通线。
“向来用武地,平芜连大荒。”这里表明夏副枢在边疆地区施展军事才能,不仅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地方,还将荒凉之地变成可耕种的地带。
“于焉分斧钺,誓欲清边疆。”诗人写出了夏副枢的决心与行动,他在边疆地区挥洒汗水,希望能够彻底平定边疆的战乱。
接下来的内容继续描绘了夏副枢的军事才能和对百姓的关怀,以及其治理下的和谐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夏副枢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将领,更是能够带来安宁与繁荣的人物。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鉴赏能力和对被送别之人的崇高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