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垂天(chuí ti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景象。
春流(chūn liú)的意思:春天的水流
大纛(dà dào)的意思:指国家或地方的最高统帅。
高牙(gāo yá)的意思:指年龄高、牙齿多,形容人年纪大,牙齿齐全。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危冠(wēi guān)的意思:形容危险至极,处在危险的边缘。
梨花雨(lí huā yǔ)的意思:形容梨花飘落时像雨一样密集,用来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柳絮风(liǔ xù fēng)的意思:形容春天的风吹落柳絮的情景,比喻事物繁衍生长或兴盛蓬勃的景象。
高牙大纛(gāo yá dà d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 鉴赏
此诗《送王以明先生赴南都试》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对友人王以明即将前往南都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首联“把酒新听百舌鸣,苍烟尽处看君行”,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耳边传来百舌鸟的鸣叫声,烟雾缭绕中,友人即将踏上远行之路。这里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前程似锦,如同百舌鸟的鸣叫一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颔联“梨花雨涨春流疾,柳絮风香画桨轻”,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景象。梨花在雨中绽放,春水上涨,柳絮随风飘扬,画桨轻轻划过水面,香气四溢。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寓意着友人旅途中的轻松愉快与顺利。
颈联“宝剑危冠真国士,高牙大纛尽门生”,赞美友人不仅才智出众,更具有国士之风,如同佩戴宝剑、头戴危冠的英雄。同时,也暗示友人在学术或仕途上有着众多追随者,如同高高的牙旗和大纛下聚集的门生。这一联是对友人卓越才能和影响力的高度评价。
尾联“秋来怒翮天池老,不怕垂天化不成”,以秋天的大雁为喻,表达对友人年岁渐长但志气不减的感慨,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也不怕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这一联既是对友人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才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置酒兰菊间,宾主适所适。
权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
兹时况休沐,良可会朋戚。
流俗务趋喧,宁思事闲寂。
我辈岂其愚,欢言无吝色。
相与举杯盂,高歌不知夕。
秋花未黄紫,秋云多淡白。
但知沉醉归,莫顾有吏责。
冠绋身外物,傥来安足惜。
吾贫喜从游,幸免挂钱僻。
依韵和武平升卞二山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傥闻羡门术,一蹑尘外躅。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阳春何处来,客自商丘至。
一唱新辞工,始见故人意。
园林谁与游,卉木欣已媚。
花上有微阴,水边无近思。
遥怜数觞豆,何必亲歌吹。
牧马忆当时,招延遗旧地。
不逢浮沼雁,但见衔鱼翠。
日予谬词律,答句嗟芜累。
安能接贤彦,乐事联轻骑。
独不负春风,尘缨此怀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