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德音(dé yīn)的意思:德音是指以德为准则,言行正直,诚实守信的声音。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东人(dōng ré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也可指东方的文化、风俗。多用来形容东方人的聪明、机智、智慧。
分命(fēn mìng)的意思:指命运的分散或分裂,也可指人们因为命运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贡士(gòng shì)的意思:指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沟楼(gōu lóu)的意思:指人们在争吵、争斗中,互相攻击、互相讽刺。
旧儒(jiù rú)的意思:指过时的、陈旧的儒家学说或儒者。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入学(rù xué)的意思:指开始学习、进入学校或学习机构学习的意思。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武事(wǔ shì)的意思:指军事方面的事务或活动。
宣布(xuān bù)的意思:公开宣告或通知某件事情
诏使(zhào shǐ)的意思:
皇帝派出的特使。《晋书·刘暾传》:“敢因 刘舆 拒扞詔使,私欲大府兴长狱讼。”《新唐书·崔戎传》:“时詔使尚在,民泣诣使,请白天子丐 戎 还,使许诺。” 元 黄溍 《嗣天师祷雪有应诸公咸为作诗邀予同赋》:“万人举首望 蓬莱 ,詔使函香出上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救护日月》:“故处通衢,于詔使往来之际,除明探之外,尤宜另拨潜探,庶无失悮。”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丽国(朝鲜半岛)在宋褧所处的元朝时期,社会文化氛围的一个侧面。诗的首句“盖苏文后少武事”暗示了高丽社会相对和平,重视教育,与盖苏文时代(高丽前期)的军事强盛形成对比。接着,“渍沟楼下有书声”形象地写出鸭绿江畔的读书声,体现了学术的兴盛和人才的培养。
“贡士来经鸭绿远”写高丽贡士长途跋涉前来参加科举考试,显示出对中央朝廷的向往和尊重。“登科去被牙绯荣”则赞美他们考中之后的荣耀,穿着官服的鲜艳色彩象征着他们的仕途前景光明。
“中朝分命新诏使”表达了元朝朝廷对高丽的新任命,派遣使者传达皇帝的诏令,显示了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力度。“东人争讶旧儒生”则反映出当地人对这些新任使者是儒生出身的惊讶,暗示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两句“德音宣布声教广,遣子入学同趋京”强调了元朝皇帝的仁德政策,鼓励当地学子入京学习,进一步传播中原的教化,体现了文化交流和国家治理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高丽社会的文教景象,赞扬了元朝的统治政策,同时也展现了不同文化交融的时代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蹇秀才赴临洮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