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长使(cháng shǐ)的意思:长时间担任使命或职责。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烦苦(fán kǔ)的意思:烦恼、苦闷
津渡(jīn dù)的意思:指过河、过水,也指渡口。
金戈(jīn gē)的意思:金戈指的是黄金的戈,比喻武力和战争。
苦海(kǔ hǎi)的意思:指人生处境困苦、痛苦的境地。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蒲塞(pú sāi)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仪态丑陋不堪。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沙门(shā mén)的意思:沙门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也可泛指修行者或学者。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伊蒲(yī pú)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玉麈(yù zhǔ)的意思:形容人的美德高尚,品行端正。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曳落河(yè luò hé)的意思:形容物体被拉扯得很长,不能自由活动。
伊蒲塞(yī pú sāi)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高傲自大,不可一世。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村人日以道士作佛事感叹有作》。诗中探讨了宗教信仰与实践的融合与冲突,以及对和平与和谐的渴望。
首联“黄老微言那可磨,沙门精道复如何”表达了对古代哲学思想与佛教教义的深思,暗示着这些古老智慧的不可磨灭性,同时也提出了对道教精深之道的疑问,引出对不同宗教实践的思考。
颔联“南方亦有伊蒲塞,北地休悲曳落河”则通过地理方位的对比,象征着不同地域文化与宗教的共存与差异,提醒人们不应因地域或文化的差异而悲伤,而是应尊重并理解彼此的宗教实践。
颈联“安得诸天挥玉麈,先从尘世止金戈”表达了诗人对消除世间纷争、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他希望诸天神灵能挥动玉麈(象征权力与调和),在尘世间制止战争与暴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未烦苦海求津渡,长使禅幡映薜萝”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深化。诗人认为,不必在人生的苦难中寻求解脱的途径,而是应该让禅宗的旗帜(禅幡)在自然之中(薜萝,常指山林间生长的藤蔓)映照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暗示着通过内在修行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文化和和平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