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使蛇有足,莫使虎有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膏血(gāo xuè)的意思:指用尽心血、极其辛勤地努力。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狂飙(ku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气势等猛烈而急速。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民膏(mín gāo)的意思:指国家的财富,也可以指人民的血汗。
怒目(nù mù)的意思:形容目光怒视,愤怒的眼神。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血吻(xuè wěn)的意思:指以鲜血为证明的吻,形容深情厚意的亲吻。
呀呀(yā yā)的意思:形容年幼的儿童或者说话不清楚的人。
终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整个年岁,表示一年的始终。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前有猛虎行》,是明代诗人孙绪所作。诗中以“前有猛虎后有蛇”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危险四伏的环境,猛虎与毒蛇并存,预示着潜在的威胁与危机。接着,“血吻怒目声呀呀”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紧张氛围,猛虎的凶猛与嘶吼令人不寒而栗。
“狂飙落木山欲裂,山中白骨纷如麻”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和山中堆积的白骨,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残酷,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的不公与苦难。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忧虑。
“宁使蛇有足,莫使虎有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希望即使蛇能够行走,也不愿猛虎拥有飞翔的能力,意味着诗人希望消除一切可能加剧社会矛盾的因素,追求和平与安宁。
接下来的“蛇虽添足竟何为,虎如有翼谁堪敌”两句,通过对比蛇与虎的不同能力,进一步强调了猛虎的不可战胜性,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某些力量的强大与难以对抗。
“山林虎猛亦怕死,终岁不敢入城市”则揭示了猛虎虽然凶猛,但面对死亡的恐惧,它也不敢轻易踏入人类的城市,这既是对猛虎本性的描述,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敬畏与尊重。
最后,“君不见城中猛虎垂饥涎,吮民膏血不怕天”两句,将视角转向城市,形象地描绘了城市中的“猛虎”,即那些贪婪、残暴的人,他们如同猛虎一般,垂涎于民众的财富与资源,甚至不惜挑战天理人伦。这里,诗人通过比喻,深刻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腐败与不公现象,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强烈批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不仅描绘了一幅充满危机与冲突的社会画卷,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