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楷 长 老 宋 /李 复 灵 源 独 耀 脱 根 尘 ,岂 论 空 身 与 色 身 。若 论 有 无 宁 见 法 ,须 知 开 悟 不 因 人 。病 瘖 得 味 难 形 语 ,走 饿 还 家 忽 忘 贫 。薪 火 相 交 多 少 险 ,烦 师 与 众 指 迷 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瘖(bìng yīn)的意思:指因病而失去说话能力。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忽忘(hū wàng)的意思:忽视或忘记某件事情或某个人。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见法(jiàn fǎ)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处理方法。
开悟(kāi wù)的意思:指人通过悟道、领悟真理或解决疑惑而得到心灵的启迪和提升。
空身(kōng shē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武器或防御工具的身体状态。
灵源(líng yuán)的意思:指智慧、才能的源泉或根本。
论空(lùn kōng)的意思: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脱根(tuō gēn)的意思:指摆脱了根本,失去了根基或根源。
无宁(wú nìng)的意思: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可比性
相交(xiāng jiāo)的意思:两者或多者在空间或时间上交叉、重叠。
薪火(xīn huǒ)的意思:薪火指的是引火点燃柴薪,比喻传承和发展某种事物。也可以表示后辈继承前人的事业,使其得以发展。
形语(xíng yǔ)的意思:形影不离指的是形容两个人或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无法分离的意思。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指迷(zhǐ mí)的意思:指迷是一个描述人们在迷惑、困惑中无法指明方向或找到出路的成语。它表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题目为《赠楷长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禅宗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法修持的一种理解和体悟。
"灵源独耀脱根尘"一句,用灵源比喻心灵之泉,独耀则是指内在的光明,这两词都是形容心性自在、超然物外的状态。"岂论空身与色身",这句话表达了对肉体和精神的区分,不再执着于形式上的差别。
"若论有无宁见法",这里的"有无"指的是世间万象的存在与不存在,而"宁见法"则是指到达真理的境界。"须知开悟不因人",这句话强调了觉悟是自发的,不依赖于外在的人或物。
接下来的两句"病瘖得味难形语,走饿还家忽忘贫"则描绘了一种心灵的体验。当内心如同患病之人尝到了滋味时,那种境界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当一个修行者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时,即便是在困顿中,也会忽略掉物质上的贫乏。
最后两句"薪火相交多少险,烦师与众指迷津"则表现了诗人对禅法修持中的困难和挑战有深刻的体认。"薪火相交"比喻的是修行过程中内心的挣扎和冲突,而"许多险"则是这些挣扎带来的危险和考验。"烦师与众指迷津",这里的"烦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在禅法修持上求教于师长,而"迷津"则是形容心灵的迷茫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差异,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内心觉悟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宋代禅宗文化中对个人修行和心灵自在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转运使鲜于侁新堂月夜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
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
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
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
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
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
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
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堂成不施丹雘唯纸窗水屏萧然如野人之居偶作
高栋虚窗五月凉,客来扫地旋焚香。
白云低绕明月观,涨海东流清暑堂。
病久渴心思沆瀣,梦回馀念属潇湘。
老人夫妇修行久,此处从今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