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激深衷,时骋江湖目。
论道赞鸿猷,舍公又焉卜。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傍观(bàng guān)的意思:指旁观,不参与其中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承命(chéng mìng)的意思:接受命令或委托,承担责任。
椽笔(chuán bǐ)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笔。
从欲(cóng yù)的意思:摆脱欲望和贪婪的束缚,追求清心寡欲的境界。
从龙(cóng l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原有的势力、背叛原来的朋友,投靠更有权势的人。
大制(dà zhì)的意思:大规模的制度或政策,通常指有关国家、社会或组织的重要决策。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典谟(diǎn mó)的意思:指典章制度的谋略和计策。
读礼(dú lǐ)的意思:指对别人表示敬意或感谢时,读出礼节性的话语或行为。
都市(dū shì)的意思:都市指大城市或现代化城市。
独听(dú tīng)的意思:独自倾听,专心聆听。
翻然(fān rán)的意思:突然改变;突如其来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恭惟(gōng wéi)的意思:恭敬虔诚地思考、思索、思念。
公心(gōng xīn)的意思:公心指的是公正的心态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态度。
冠绅(guān shēn)的意思:指高贵的人,也泛指有地位、有学问或有才干的人。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湖目(hú mù)的意思:形容眼神明亮、有神采。
浑噩(hún è)的意思:形容思维混乱,感觉迷茫,无法明确判断。
极幽(jí yōu)的意思:非常幽深、极其深邃的意思。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静观(jìng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做出判断或行动。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旧典(jiù diǎn)的意思:指已经过时、不再适用的规章制度或观念。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两朝(liǎng cháo)的意思:两个朝代
陵庙(líng miào)的意思:指帝王陵墓或祠庙,也用来比喻官员的职位或权势。
论道(lùn dào)的意思:指讨论或辩论道理、原则、学问等。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南服(nán fú)的意思:指南方的服饰,用来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南都(nán dōu)的意思:南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南京城,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方的繁华或者是政治中心。
年礼(nián lǐ)的意思:年礼是指在新年或寿辰时所送的礼物。
琴高(qín gāo)的意思:指琴技高超,也可以形容人的才能高超。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三大(sān dà)的意思:指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三个人或三个事物。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圣祖(shèng zǔ)的意思:指具有特殊地位或伟大功绩的祖先。
书数(shū shù)的意思:指能够计算、数清楚的数量。
所属(suǒ shǔ)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属于特定的范围、类别或归属。
天禄(tiān lù)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和福祉。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行可(xíng kě)的意思:表示可以行动或可以实施。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岩谷(yán gǔ)的意思:岩石峡谷间的深谷。
幽深(yōu shēn)的意思:幽暗而深远的意思,形容深奥、晦涩或难以理解。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于穆(yú mù)的意思:指勇敢无畏,敢于冒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于(zài yú)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所在。
陟降(zhì jiàng)的意思:指人的地位、身份、声誉等逐渐提高或下降。
祗肃(zhī sù)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尊敬、恭敬而严肃。
至治(zhì zhì)的意思:指国家政治社会安定,治理良好,达到最佳状态。
宗祝(zōng zhù)的意思:宗祝是一个古代的宗庙祭祀仪式,用于祭祀祖先和神明,表示对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祖灵(zǔ líng)的意思:指祖先的灵魂或精神。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送张东白先生赴南京太常》。诗中描绘了张公的才华横溢与高尚品德,以及其在政坛上的卓越贡献。
首句“张公经纶资,海内望所属”,赞扬张公拥有出众的治理才能,是全国瞩目的人物。接着,“如云夙从龙,退复卧岩谷”描述了张公早年追随君主,后来隐退山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既能入世又能出世的智慧。
“寻常都市中,人拟丹崖玉”则通过对比,强调张公在世俗中的崇高地位,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受人敬仰。接下来,“静观极幽深,浑噩书数屋”描绘了张公在静谧环境中深思熟虑的情景,他的思想犹如深邃的书籍,丰富而深刻。
“清风动冠绅,门生满南服”赞美张公的影响力,他的教诲如同清风般影响着众多学子,门生遍布南方各地。紧接着,“两朝三大制,承命入天禄”表明张公在两朝担任重要职务,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其功绩显赫。
“椽笔追典谟,名冠作者录”形容张公以笔墨记录历史,其作品被载入史册,名声卓著。之后,“三年未尝淹,一官不啻足”表达了张公在官场上的高效与满足感,即使短暂为官也足以体现其价值。
“先忧激深衷,时骋江湖目”揭示了张公的忧国忧民之心,他时常关注国家大事,目光远大。接下来,“琴高独听音,棋老傍观局”运用比喻,表现张公在艺术与哲学上的追求,如同欣赏音乐与棋局一样,享受其中的意境。
“翻然读礼馀,有命领宗祝”说明张公在礼法之余,还肩负着主持祭祀的重任。最后,“南都今镐丰,陵庙故祗肃”描绘了南京作为首都的繁荣景象,以及张公前往此地的重要使命。
“公心对神明,行哉副宸烛”表达了张公在面对神明时的虔诚与庄严,他的行动将照亮朝廷。接下来,“恭惟圣祖灵,陟降在于穆”赞美张公对圣祖的尊敬与怀念,认为他的灵魂在神圣的氛围中升腾。
“百年礼与乐,旧典行可复”强调了张公对于传统礼仪与音乐的重视,希望这些古老的习俗能够得以恢复。最后,“皇思任老成,至治期从欲”表达了皇帝对张公这样的老臣的信任与期待,希望在治理国家时能遵循张公的建议。
整体而言,这首诗高度赞扬了张公的才华、品德和在政治、文化领域的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携来一片石。直压倒、江上三山无色。名园堪永日。
有翠干萧森,明玕鲜碧。桐阴竹实。
看联翩、鹓雏接翼。
问何人、领袖烟霞,身是东吴倦客。犹忆。
梁鸿庑下,梅福门前,旧曾相识。
重逢此地,同访琼花消息。
待粗酬婚嫁,远寻禽向,五岳安排游屐。
记他年、行药归来,龙鳞千尺。
淡日烘葵,微风展艾,愁里又逢佳节。
冰簟滑、鸳衾香在,朱门销凤箫声咽。
托妆成、钗颤金符,爱臂玉、凝光五丝亲结。
怎正拟为欢,连朝风雨,无端顿成离别。
强自随人看竞渡,便粉白雅黄,满前都劣。
愁不断、偏遭酒困,期屡误、重将蓍揲。
也待托、鸲鹆传情,奈句字含糊,未通人说。
只暗里呼名,榴花鬓底,料得耳轮频热。
生长钱唐,忍负却、莺年燕岁。
看几度、湖流微涨,山云低坠。
帘卷更添眉上恨,酒阑都化心头泪。
唤桃根、閒按竹枝歌,声声脆。怪万叠,玻璃翠。
淘不尽,愁肠胃。任生绡共剪,真珠同缀。
古迹漫誇南宋乐,残妆犹爱西施媚。
似寒乌、相对语斜阳,无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