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白外紫状如莲,点点青杨虫食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采辑(cǎi jí)的意思:采取和整理材料。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长庆(cháng qìng)的意思:长久的幸福与安康。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点青(diǎn qīng)的意思:表示通过点缀或装饰使事物更加美丽或引人注目。
点点(diǎn diǎn)的意思:指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顿悟(dùn wù)的意思:指突然间明白了事理,豁然开朗,获得了深刻的领悟。
掇拾(duō shí)的意思:拾取、收拾
多识(duō shí)的意思:多学习,广泛涉猎知识。
多罗(duō luó)的意思:多罗指的是形容人多、事物繁杂、杂乱无章的情况。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赋物(fù wù)的意思:赋予物品以特殊的意义或价值。
佛经(fó jīng)的意思:佛教经典
格竹(gé zhú)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严谨,言行合一。
过眼(guò yǎn)的意思:指事物只是在眼前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形容事物的短暂。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郡志(jùn zhì)的意思:指官员或者学者记录地方政务和历史的文字资料。
乐府(yuè fǔ)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负责作乐、歌咏的官署,也泛指古代作乐、歌咏的集体或地方。现在用来形容歌咏或作诗的地方。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青杨(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善言(shàn yán)的意思:善于言辞,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失真(shī zh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被扭曲或变形。
探奇(tàn qí)的意思:探索神奇的事物或现象
伪托(wěi tuō)的意思:指伪装成别人,假托别人的名义行事。
无实(wú shí)的意思: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虚无缥缈。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新翻(xī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焕然一新,焕发新的生机。
辛夷(xīn yí)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形似(xíng sì)的意思:外表相似,内在不同。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臆断(yì duàn)的意思:凭主观臆测而下断定论。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征帆(zhēng fān)的意思:比喻远行、出发或开始新的事业。
诹询(zōu xún)的意思:征求意见、请教别人的意见。
竹子(zhú zi)的意思:指传递好消息,报平安。
过眼烟云(guò yǎn y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经过眼前,转瞬即逝,如烟云消散。
- 鉴赏
这首《木兰花歌》是清代诗人范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木兰花的观察与思考。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也体现了其对知识探索的执着精神。
“诗人赋物善言理”,开篇即点明诗人善于以物喻理,借物抒情。接下来的“不似庭前格竹子”一句,暗含对比,暗示诗人观察事物的方式不同于传统哲学家的“格物致知”,而是更侧重于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的结合。
“当知多识即是学,废目任耳非为美。”这两句强调了广泛的知识积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反对仅凭听觉而忽视视觉的审美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全面感知自然美的重视。
“我来蓬瀛大海东,探奇直欲穷苍穹。”诗人自述来到遥远之地,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周诹询度百不厌,肯教过眼烟云空。”这里使用了“周诹询度”的典故,意指诗人不断求索,对知识的渴求永无止境,不会让眼前的景象轻易消逝。
“采辑郡志二十卷,遗书掇拾行将遍。”诗人列举自己搜集整理的地方志书,显示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努力与成果。
“犹惭臆断恐失真,订误考疑敢云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观点的审慎态度,即使在学术研究中也会感到疲惫,但仍然坚持纠正错误,深入探讨疑问。
“贝多罗花诗已讹,琵琶形似终如何。”诗人反思自己的作品可能存在的瑕疵,同时也提出了对某些事物理解上的困惑,如贝多罗花的诗句是否准确,琵琶的形状究竟如何。
“就中无实难伪托,佛经欲写空槎那。”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真实性与严谨性,指出在撰写佛经等重要文献时,必须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因阅长庆忽顿悟,辛夷恍与木兰遇。”诗人通过阅读,突然领悟到某种道理,仿佛在辛夷(一种植物)与木兰花之间找到了联系,体现了知识探索中的顿悟时刻。
“内白外紫状如莲,点点青杨虫食蠹。”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木兰花的形态特征,内部白色,外部紫色,形状类似莲花,表面布满虫蛀的痕迹。
“昔人几度上芳舟,不识征帆逐远游。”诗人回顾历史,感叹古人未能认识到木兰花的美丽,如同错过了一次远航的美景。
“今日模糊才认得,新翻乐府却风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木兰花的重新认识,以及将其融入新创作的喜悦,体现了诗歌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木兰花的深入观察与独特见解,也反映了其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自然美和知识真理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赠张元洲中丞
百粤全功秉钺威,九疑秋色望中微。
娥皇斑竹心仍苦,虞帝苍梧世已非。
拔地丘陵新草莽,隔江风土旧京畿。
三山并出浮岚气,二水分流荡日辉。
忆昔楚狂知自在,即今吴调和应稀。
迩来章疏殊多补,台下严趋几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