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入淮泗,初上广文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野(dà yě)的意思:大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或荒野,也可引申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文官(wén guān)的意思:指在政府机关中任职的官员。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异俗(yì sú)的意思:与常规习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中州(zhōng zhōu)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部地区。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楚宾赴任泗州学正时的场景与心境。首句“舟行入淮泗”,以舟行入水起兴,暗示陈楚宾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前往淮泗之地就任。接着,“初上广文官”点明此行的目的和身份,他将担任泗州学正这一重要职务。
“地接中州近,天连大野宽”两句,通过描绘地理环境,展现泗州地区的辽阔与自然之美,同时也隐含着对陈楚宾未来工作环境的期待与祝福。中州,泛指中原地区,此处借指泗州所在区域;大野,则形容其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清时先俎豆,异俗尽衣冠”则表达了对陈楚宾在这样一个清明时代,能够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美好愿景。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这里象征着文化与礼仪的传承;异俗,指的是不同的风俗习惯,而“尽衣冠”则意味着这些不同风俗的人们都将穿上整齐的衣物,展现出文明与秩序。
最后,“暂别蓬莱阙,无惭苜蓿盘”表达了对陈楚宾暂时离开京城(蓬莱阙,借指京城)前往地方任职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鼓励他在新的岗位上,即使面对简朴的生活(苜蓿盘,比喻简陋的食物),也不应感到羞愧,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陈楚宾个人才能与品德的认可,也是对其即将开始的新工作的美好祝愿,充满了对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