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典坟(diǎn fén)的意思:指人们对已故的先人墓地进行修葺或整理,以示尊重和纪念。
高志(gāo zhì)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火厝(huǒ cuò)的意思:指火烧的地方,比喻聚集人群或事物的地方。
积薪(jī xīn)的意思:积薪指的是积累柴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为将来的需要做好准备。
炯然(jiǒng rán)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的样子。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人亲(rén qī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亲近、亲密的关系。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文史(wén shǐ)的意思:指文化和历史领域的知识和学问。
小有(xiǎo yǒu)的意思:稍微有些,略有
学文(xué wén)的意思:学习文化知识
坐观(zuò guā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亲自参与或干涉。
- 注释
- 少小:年少时。
高志:高尚的志向。
古人亲:古代贤人。
二十:二十岁。
文史:文学历史。
典坟:经典文献。
坐观:静观。
世间事:世事。
抱火厝积薪:像抱着火种放在柴堆上。
炯然:明亮如炬。
告人:透露给他人。
君门:皇宫。
深九重:深邃有九重。
谅何因:陈述心意的理由。
- 翻译
- 年少时就有高尚的志向,希望能与古代贤人亲近。
二十岁时专攻文学历史,三十岁时深入研究经典文献。
静观世事变迁,却像抱着火种放在柴堆上一样谨慎。
我内心虽然明亮如炬,但不敢轻易向他人透露。
皇宫深邃有九重,想要陈述心意又有什么缘由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九成所作,名为《拟古·其十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学术追求的诗歌。
首句“少小有高志,思与古人亲”表明诗人自幼便怀揣远大的理想,渴望能够与古代圣贤人物相提并论。这里所谓的“高志”,不仅是指个人对知识的渴求,更蕴含着对社会和国家的担当。
“二十学文史,三十穷典坟”则描绘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二十学文史”意味着年轻时就开始研习历史与文学,而“三十穷典坟”则是说到了30岁左右,对经典文献已有深刻理解,能够穷尽其义。
“坐观世间事,抱火厝积薪”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表达诗人对世界的冷静观察和内心的热情准备。这里的“坐观”,意味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而“抱火厝积薪”则象征着内心的激烈斗志,虽处在平静之中,却蕴含着爆发的力量。
接着,“此心虽炯然,不敢以告人”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尽管内心充满热情和信念,但他不愿意将这些直接展现给世人,反映出一种内敛和自持的品格。
最后两句“君门深九重,欲陈谅何因”则是诗人对权力中心——皇帝所居之地的感慨。这里的“君门深九重”,形象地描绘了权力的层层叠加和难以接近,而“欲陈谅何因”则表现出诗人希望能够有机会向君主陈述自己的见解,但又感到困难重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个人品质、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古人的学习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张九成试图传达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后巫山高一首
凝真宫前十二峰,两峰娟妙翠插空。
馀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崖无数重。
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造化钟奇矗瑶巘,真灵择胜深珠宫。
朝云未罢暮云起,阴晴竟日长冥濛。
瑶姬作意送归客,一夜收潦仍回风。
仰看馆御飞楫过,回首已在虚无中。
惟馀乌鸦作使者,迎船送船西复东。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一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
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
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
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
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
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
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万州西山湖亭秋荷尚盛
丛荟忽明眼,山腰滟湖光。
列岫绕云锦,深林护风香。
西山即太华,玉井馀秋芳。
隔江招岑仙,共擘双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