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吊淮泗流,陵树被淹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登(bù dēng)的意思:不上去,不登上。
待终(dài zhōng)的意思:等待最终结果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洪潦(hóng liáo)的意思:指洪水泛滥或形容事物失去控制、无法控制的状态。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粳稻(jīng d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纯正,无可挑剔。
忾然(kài rán)的意思:形容愤怒、怒气冲冲的样子。
老父(lǎo fù)的意思:指年老的父亲,也用来比喻年长的人。
陵树(líng sh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明德(mí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有明德之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萍藻(píng zǎo)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身份、地位、职业等。也用来形容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群。
妻孥(qī nú)的意思:指妻子和孩子,也指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墙花(qiáng huā)的意思:指在人群中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的人。
清河(qīng hé)的意思:指水流清澈的河流,也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
丘民(qiū mín)的意思:指平民百姓,也可指普通人民。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伤怀(shāng huái)的意思:指因失意、失望、伤心而悲伤忧愁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颓墙(tuí qiáng)的意思:指墙体倒塌或破损不堪的状态。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西清(xī qīng)的意思:指事物清晰明了,没有任何瑕疵或纰漏。
新水(xīn shuǐ)的意思:指新鲜的水,比喻新事物、新思想。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禹功(yǔ gōng)的意思:指大禹治水的功绩,比喻伟大的功绩或卓越的贡献。
致辞(zhì cí)的意思:在公开场合表达意见或演讲
终老(zhōng lǎo)的意思:指到老年时仍然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
洲岛(zhōu dǎo)的意思:指地理上的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交界处,比喻处境险恶、危险重重的地方。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抵达淮阴,途经清河县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观察。
首句“问俗至淮阴,忾然伤怀抱”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以及内心的触动。接着,“白鸟去冥冥,黄流日浩浩”通过白鸟远飞和黄河水势浩荡的描写,展现了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与动荡。
“岸西清河县,半已没洪潦。门巷类浮家,人烟淡洲岛。”描绘了清河县因洪水侵袭而遭受的破坏,房屋、街道仿佛漂浮在水面上,人烟稀少,如同荒岛,形象地展示了灾后景象的凄凉与荒芜。
“新水昨夜至,孤城势如捣。”进一步描述了洪水带来的冲击,新来的洪水使得孤城似乎被捣毁一般,突显了灾难的严重性。
“雨飒颓墙花,风吹野田草。”通过风雨中的自然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与动荡,同时也蕴含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粳稻岁不登,妻孥何由饱。”诗人关注到了民生问题,指出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歉收,使得百姓难以温饱,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
“不如水上凫,犹得唼萍藻。”通过对比,诗人感慨于水鸟尚能觅食生存,反观人类却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嗟尔河县民,何以待终老。”诗人直抒胸臆,对清河县的百姓表示关切,询问他们如何度过余生,表达了对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
“老父跪致辞,使君勿复道。”通过老父的恳求,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担忧可能显得多余,百姓们已经承受了太多苦难,希望官员能够关注民生,给予帮助。
“丘民何足贵,仁亲乃为宝。”强调了仁爱对于亲人的价值,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温暖的向往。
“东吊淮泗流,陵树被淹槁。”诗人向东眺望,淮河与泗水的水流被淹没,树木枯萎,象征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的凋零。
“自从禹功微,明德畴能考。”最后,诗人回顾历史,感叹自古以来治理水患的努力逐渐减弱,道德标准难以衡量,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治理能力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醾来
眼明喜见早酴醾,窗外风号集霰时。
梅蕊已惭前腊破,芳心休用怨春迟。
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
若使洛人真得此,应须更诧百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