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瑞(zhēng ruì)的意思:指征兆吉祥的迹象或象征物。
道力(dào lì)的意思:指道德力量或道义力量。
飞尘(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飞扬的尘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骈臻(pián zhēn)的意思:指文辞或文章的表达方式优美、精妙。
瑞应(ruì yìng)的意思:指喜事连连,吉祥如意的现象。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圣神(shè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神圣的气质或超凡的智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种玉(zhǒng yù)的意思:培养人才;教育人才。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允礽的《菩萨顶雪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圣的景象。首句"山川皎洁一时匀",生动地展现了雪后山川的洁白无瑕,仿佛大自然在瞬间被纯净的光辉所洗礼。"始信空王道力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力量的深深信服,认为这是空王(佛教中的智慧之王)的真实体现。
接下来的两句"蓬海三千皆种玉,绛楼十二不飞尘"运用夸张手法,将雪覆盖的大地比喻为三千世界的玉田,而寺庙的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净,没有一丝尘埃,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侵衣夜色浑疑昼,绕座寒光未觉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即使到了夜晚,也如同白昼一般照耀,寒冷的光芒让人忘记了春天的存在。这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雪月之景的清冷与神秘。
最后两句"总为圣神徵瑞应,万年有道福骈臻",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象是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在有道的统治下,国家和人民将共享长久的福祉。整首诗以自然景色赞美佛法的崇高和盛世的祥瑞,体现了清朝文人对宗教和盛世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建岘山羊侯祠歌
襄阳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岘名特尊。
山形卑堕不峻极,屹若巨首临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绝水阙左非其亹。
砠巅赑屃戴危石,箕踞曼衍罗芳荪。
汉流长骛滨其足,东望瀰迤皆平原。
槎头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园蕃。
何物兹山匪秀出,得使今古闻听喧。
自昔羊公好登览,山名直为贤者存。
鹿门望楚镇区境,凤林冠盖延山樊。
丹岩翠壁互幽胜,日月亏蔽烟岚屯。
公胡遗彼而乐此,谈者未始聊诊论。
吾谓圣达意超豁,高览便欲周乾坤。
孔登泰山小天下,阮升广武叹竖昏。
会稽探穴禹书出,之罘望海云涛翻。
此中风景亦虚远,极目见尽江山源。
东吴未定劳机策,置酒啸咏纾忧烦。
数顾润甫恤躬后,誓将百岁游清魂。
对公盛德与山永,正唯湛辈如公言。
今兹去公仅千载,凛然英气犹轩轩。
我来追古一长息,旧迹废毁成悲吞。
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
利取薪苏积稛絭,粥之陶瓬供烧燔。
羊公无庙忽不祀,但纵淫鬼歆牲蘩。
中庭有碑即堕泪,至今观者怀仁恩。
于民何诛不足问,非民忘德由官惛。
下教邑里复祠宇,叙诸祭典跻之元。
思仁爱树恭所茇,禁止樵伐修壖垣。
且欲王命得守固,誊言状事驰九阍。
书闻天子蒙报可,金石款刻垂后昆。
使民永念古遗爱,勖尔风化常丕敦。
《重建岘山羊侯祠歌》【宋·王洙】襄阳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岘名特尊。山形卑堕不峻极,屹若巨首临江濆。大山半空不成霍,绝水阙左非其亹。砠巅赑屃戴危石,箕踞曼衍罗芳荪。汉流长骛滨其足,东望瀰迤皆平原。槎头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园蕃。何物兹山匪秀出,得使今古闻听喧。自昔羊公好登览,山名直为贤者存。鹿门望楚镇区境,凤林冠盖延山樊。丹岩翠壁互幽胜,日月亏蔽烟岚屯。公胡遗彼而乐此,谈者未始聊诊论。吾谓圣达意超豁,高览便欲周乾坤。孔登泰山小天下,阮升广武叹竖昏。会稽探穴禹书出,之罘望海云涛翻。此中风景亦虚远,极目见尽江山源。东吴未定劳机策,置酒啸咏纾忧烦。数顾润甫恤躬后,誓将百岁游清魂。对公盛德与山永,正唯湛辈如公言。今兹去公仅千载,凛然英气犹轩轩。我来追古一长息,旧迹废毁成悲吞。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利取薪苏积稛絭,粥之陶瓬供烧燔。羊公无庙忽不祀,但纵淫鬼歆牲蘩。中庭有碑即堕泪,至今观者怀仁恩。于民何诛不足问,非民忘德由官惛。下教邑里复祠宇,叙诸祭典跻之元。思仁爱树恭所茇,禁止樵伐修壖垣。且欲王命得守固,誊言状事驰九阍。书闻天子蒙报可,金石款刻垂后昆。使民永念古遗爱,勖尔风化常丕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567c6be4842fe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