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石 篆 诗 宋 /欧 阳 修 寒 岩 飞 流 落 青 苔 ,旁 斲 石 篆 何 奇 哉 。其 人 已 死 骨 已 朽 ,此 字 不 灭 留 山 隈 。山 中 老 僧 忧 石 泐 ,印 之 以 纸 磨 松 煤 。欲 令 留 传 在 人 世 ,持 以 赠 客 比 琼 瑰 。我 疑 此 字 非 律 画 ,又 疑 人 力 非 能 为 。始 从 天 地 胚 浑 判 ,元 气 结 此 高 崔 嵬 。当 时 野 鸟 踏 山 石 ,万 古 遗 迹 於 苍 崖 。山 只 不 欲 人 屡 见 ,每 吐 云 雾 深 藏 埋 。群 仙 发 空 欲 下 读 ,常 借 海 月 清 光 来 。嗟 我 岂 能 识 字 法 ,见 之 但 觉 心 眼 开 。辞 悭 语 鄙 不 足 记 ,封 题 远 寄 苏 与 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画(bǐ huà)的意思:指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构成要素。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藏埋(cáng mái)的意思:隐藏起来,秘密安排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飞空(fēi kōng)的意思:指飞翔在空中。
封题(fēng tí)的意思:指在讨论、辩论或竞赛中提出一个问题或主题后,立即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结论。
高崔(gāo cuī)的意思:高崔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觉心(jué xīn)的意思:指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或念头。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留传(liú chuán)的意思:留下传闻或传统,使之流传下去
流落(liú luò)的意思:指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家园、财产,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胚浑(pēi hún)的意思:形容事物还没有成熟,还处于初期阶段。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气结(qì jié)的意思:指因愤怒、气恼、憋闷等情绪而导致心中郁结,难以舒展。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琼瑰(qióng guī)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如珍珠宝石一般的美丽。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山隈(shān wēi)的意思:指山峦起伏的样子。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松煤(sōng méi)的意思:指煤炭燃烧时,煤体中的松散部分容易燃烧,而紧实的部分难以燃烧。比喻工作不认真负责,只做表面功夫,不肯下真功夫。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心眼(xīn yǎn)的意思:指心思、眼力、见识、智慧等方面的能力。
疑人(yí rén)的意思:怀疑他人的品行或动机。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远寄(yuǎn jì)的意思:寄托远方的思念或希望。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云雾(yún wù)的意思:形容山间、水面等被云雾覆盖,景色模糊不清。
- 注释
- 寒岩:冰冷的岩石。
飞流:瀑布。
青苔:绿色苔藓。
石篆:石刻的篆文。
骨已朽:骨头已腐烂。
山隈:山脚或山腰。
石泐:石头风化。
印之以纸:用纸拓印。
松煤:松树燃烧后的墨灰。
比琼瑰:比作美玉。
非笔画:超乎寻常的笔画。
元气:原始的自然之力。
崔嵬:高大险峻。
野鸟:野生鸟类。
遗迹:遗留的痕迹。
山祗:山神。
海月:海上明月。
辞悭:言辞贫乏。
苏与梅:可能是两位友人的名字。
- 翻译
- 冷峻的岩石上飞流直下,青苔覆盖,旁边凿刻的石碑篆文多么奇特。
那个人已经去世,骨头都腐朽了,但这字迹永不磨灭,留在山间角落。
山中的老僧担心石碑风化,用纸和松烟研磨保护它。
他想让这字迹流传人间,当作珍贵礼物赠予客人,如同美玉。
我怀疑这字并非寻常笔画,又怀疑它是人力无法复制的奇迹。
它起源于天地初开之时,元气凝聚成这高大雄伟的景象。
古时野鸟踩过山石,留下了这万古不朽的痕迹在峭壁上。
山神不希望人们频繁看到,常常用云雾遮掩。
众仙想要从空中阅读,常借海月的清辉照亮。
唉,我怎能理解这些字的奥秘,见到它只觉得心灵开阔。
言辞贫乏,不足以详细记载,我将它封存并远寄给苏与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石篆诗》,描绘了一块刻有奇异文字的石头,虽然岁月流转,人迹已逝,但石上的篆文依然清晰可见。诗人通过对石头、老僧和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对历史痕迹的敬畏和对文字艺术的赞叹。他认为这些文字并非人力所为,而是天地元气凝聚而成,具有神秘而深远的意味。他还想象神仙借助月光来阅读这些石刻,表达了对文字传承价值的珍视。诗人自谦言辞粗陋,但仍希望将此诗寄予好友苏轼和梅尧臣,共享这份独特的审美体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欧阳修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