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雕弧(diāo hú)的意思:指雕刻弧线,比喻文辞华丽而不失简练。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过问(guò wèn)的意思:关心、关注、关怀别人的事情或情况。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鲸鲵(jīng ní)的意思:形容巨大、庞大。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授命(shòu mìng)的意思:接受命令或安排。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丞(zhōng chéng)的意思:指官职居中的官员,也泛指在某个群体或组织中地位居中的人。
壮图(zhuàng tú)的意思:形容图案、画面宏伟壮丽。
自呼(zì hū)的意思:自称;自己称呼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景,充满了紧张与悲壮的情感。首句“高杨乱石把雕弧”以“高杨”、“乱石”、“雕弧”等意象,营造出战场的壮阔与激烈氛围。接着,“有客频过问壮图”一句,通过一个访客的频繁询问,侧面反映了战事的紧迫和人们对于胜利的渴望。
“落日中原停万骑,悲风万里下三吴”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落日”与“悲风”的自然景象,映衬出战争的残酷与凄凉。同时,“中原停万骑”描绘了战场上的静默,与“悲风万里下三吴”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台前麋鹿秋相泣,海上鲸鲵夜自呼”则进一步深化了战争对自然界的破坏与影响,麋鹿的哭泣和鲸鲵的呼唤,既是自然界对人类行为的无声抗议,也是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最后,“闻道中丞新授命,急将戎马救姑苏”表达了对领导者的期待与希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
我召公先倒,公归我亦行。
三年如梦尔,一笑可怜生。
野店绿山去,春风并辔轻。
先愁饶水上,话别若为情。
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
君欲问淋疾,便是法外刑。
刲剔备百毒,更以焰烹。
王皇夜半敕六丁,押差戴君为药丞。
倒囊剌手探玉札,一洗愁肺永雪清。
一生百病都好去,不但膏肓驱二竖。
寄言仲景与安常,古今何代无医王。
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起阙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送客归登净远亭二首
犯寒送客只劳神,上到危亭眼顿新。
雪汁滈人清入髓,莫将杉袖障头巾。
送刘德修殿院直阁将漕潼川二首
乌府何缘著佞臣,紫皇亲擢得斯人。
金册半粒回元气,玉宇祟朝作好春。
不惜孤身轻一叶,坐令九鼎重千钧。
万生回首求梁栋,未要沱江理钓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