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百福(bǎi fú)的意思:指幸福、吉祥、好运连连。
百辟(bǎi pì)的意思:形容威力无穷,无所不能。
保右(bǎo yòu)的意思:保护、维护权益
不愆(bù qiān)的意思:没有任何过失或错误。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德音(dé yīn)的意思:德音是指以德为准则,言行正直,诚实守信的声音。
干禄(gàn lù)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官位而奋斗,获得官职和禄位。
皇皇(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威武雄壮。
假乐(jiǎ lè)的意思:假装快乐,表面上看似开心,实际上内心不快乐。
旧章(jiù zhāng)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的阶段。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令德(lìng dé)的意思:指能够令人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威严,使人尊敬和敬畏。
率由(lǜ yóu)的意思:根据情况或需要而定,随机应变
穆穆(mù mù)的意思:形容山林的寂静、安宁。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千亿(qiān yì)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大,达到亿级别。
卿士(qīng shì)的意思:指官僚士人,也泛指士人阶层。
受禄(shòu lù)的意思:接受俸禄或薪水
受福(shòu fú)的意思:接受幸福,享受福气。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无疆(wú jiāng)的意思:无边界、无限广大
无恶(wú è)的意思:没有恶意,没有坏心眼
显显(xiǎn xiǎn)的意思:明显,显而易见
显令(xiǎn lìng)的意思:显示威仪,展示权威。
宜人(yí rén)的意思:适合人们居住或生活的环境舒适宜人。
宜民(yí mín)的意思:指符合民众的利益,适宜人民的需要。
抑抑(yì yì)的意思:抑制、压抑
秩秩(zhì zhì)的意思: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率由旧章(lǜ yóu jiù zhāng)的意思: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或政策。
假:通“嘉”,美好。乐(yuè):音乐。
君子:指周王。
令德:美德。
宜:适合。民:庶民。人:指群臣。
保右:即保佑。命:天之令,即上天的旨意。
申:重复。
干:祈求。一说“干”字是“千”字之误。
千亿:虚数,极言其多。
穆穆:肃敬。皇皇:光明。
愆(qiān):过失。忘:糊涂。
率:循。由:从。
抑抑:通“懿懿”,庄美的样子。
秩秩:有条不紊的样子。
群匹:众臣。
纲:纲纪,准绳。
燕:安。
百辟(bì):众诸侯。
媚:爱。
解(xiè):通“懈”,怠慢。
攸:所。墍(xì):安宁。
丰度翩翩而又快乐的周王,拥有万众钦仰的美好政德。您顺应老百姓也顺应贵族,万千福禄自会从上天获得。上天保护您恩佑您授命您,更多的福禄都由上天增设。
您追求到数以百计的福禄,您繁衍出千亿个子孙儿郎。您总是保持庄严优雅形象,称得上合格的诸侯或君王。您从来不违法不胆大妄为,凡事都认真遵循祖制规章。
您保持着严整的仪表形象,您拥有严谨的政声美名扬。您从来不结怨也没有交恶,凡事都是和群臣们共商量。您配享那上天授受的福禄,堪为天下四方诸侯的榜样。
贵为天子担得起天下纲纪,让身边大小臣工得享安逸。天下诸侯大小臣工和士子,也都热爱拥戴着周王天子。正因为您勤于政事不懈怠,使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通观《大雅·假乐》一诗,除了对周王无以复加的赞美之外,也深蕴着殷切的希望。
全诗仅四章,表现了周朝宗室,特别是急切希望振兴周王朝的中兴大臣对一个年轻君主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假(嘉)乐”点出诗的主题或用途。“显显令德”,开门见山地赞扬了受冠礼者的德行品格。以下称赞他能尊民意顺民心,皇天授命,赐以福禄。这一章看似平实,但在当时周王朝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情况下,表达对宣王的无限期待和信赖,实言近而旨远,语浅而情深。第二章顺势而下,承上歌颂宣王德荫子孙,受禄千亿,落笔于他能“不愆不忘”,一丝不苟地遵循文、武、成、康的典章制度,能够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劝谏。这些话里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教训:夷王、厉王因为违背了这两点使宗周几乎灭亡,其代价不可谓不大。因为此诗是举行冠礼的仪礼用诗,有着它现实的要求,故而第三章便转锋回笔,热烈地歌颂年轻的宣王有着美好的仪容、高尚的品德,能“受福无疆”成为天下臣民、四方诸侯的“纲纪”。末章紧接前文之辞,以写实的手笔勾勒了行冠礼的活动场景。宣王礼待诸侯,宴饮群臣,其情融融,其意洽洽。“百辟卿士”没有一个不爱戴他、不亲近他的。“不解于位,民之攸墍”。使国民能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这就是对一个明君的最主要的要求。短短的一首诗,围绕着“德、章、纲、位”赞美了年轻有为,能为天下纲纪的宣王,于有限的词句内包容了无限的真情,美溢于辞,其味无穷。
过去不少学者认为这首诗“无非奉上美诗”,“近谀”、“全篇捧场,毫无足观”,似未能弄清诗的主旨和特定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颂的是理想中的君子和国王,表现了对美好社会秩序的向往。其中,“假乐君子”开篇点出主题,意在描绘一个德行高尚的人物形象。“显显令德”强调了这种德行的光明与伟大。
“宜民宜人”表达了君主对民众的关怀和恩惠,“受禄于天”则指出这种权力是由上天授予的,带有神圣不可违抗的色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进一步强调了君主职责的重要性以及其权力的合法性。
“干禄百福”和“子孙千亿”则是一种祝愿,希望君主能够得到上天的护佑,享有无尽的福祉,并且家族繁荣昌盛。“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赞美了君主的崇高威仪和其为国之王的合适身份。
“不愆不忘”意味着君主遵循古老的礼制,不犯错误也不忘记先人的教诲。“率由旧章”则是表明这种行为方式源自久远的传统。接下来的“威仪抑抑,德音秩秩”形容了君主庄严而有尊贵气质的声音。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表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情景,其中“群匹”可能指的是臣民或是同僚之间的关系。“受福无疆”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得到没有边际的幸福。
最后,“四方之纲”可能象征着国家的法度或者治理的网络,“之纲之纪”则是这些法度的具体执行和记录。“燕及朋友”表达了一种君主与臣民、朋友间和睦相处的情感。“百辟卿士,媚于天子”赞扬了那些优秀的官员,他们能够得到君主的宠爱。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化君主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德行、权力来源、治国方式和与民众关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美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