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
於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
因之水益高,受病实多载。
土堤易石工,寓赈兼免殆。
开封忆昨秋,又为豫人骇。
比户(bǐ hù)的意思:比喻人多拥挤的场所。
繁滋(fán zī)的意思:指事物繁荣兴盛,生机勃勃。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敢不(gǎn bù)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肯定和赞同。
告成(gào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或事情得以完成、达到目标。
更张(gēng zhāng)的意思:更加激烈、激发更大的斗志
巩固(gǒng gù)的意思:巩固指加强、稳定,使某物更加坚固、稳定。
皇祖(huáng zǔ)的意思:指祖上官职高贵,地位崇高。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浚距(jùn jù)的意思:修整、扩大河道或水渠。
开封(kāi fēng)的意思:指封存或开启文件、信件、宝物等。
两难(liǎng nán)的意思:处于两个同样困难、无法选择的境地。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模楷(mó kǎi)的意思:指书法字迹端正规范,模范规矩。
南巡(nán xún)的意思:指古代帝王或高官巡视南方地区。
南迁(nán qiān)的意思:指人们向南方迁徙或迁移。
石工(shí gōng)的意思:指能够雕刻石头的工匠,也比喻能力高强的人。
受病(shòu bìng)的意思:指受到疾病的困扰或折磨。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庸讵(yōng jù)的意思:庸俗无知,愚昧无知。
源委(yuán wě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根本、起源和来龙去脉。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阅淮安石堤叠前韵》。全诗通过对淮安石堤的描述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
首句“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描绘了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其水流南下,改变了淮河的流向,最终汇入大海的景象。接着,“於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表达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无力感和挑战的艰巨性。闸堰的设置虽能暂时缓解问题,但“各以所见改”表明不同观点下的调整往往带来新的问题。
“因之水益高,受病实多载”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位上升,带来的灾害日益严重。然而,“皇祖廑民瘼,浚距劳乘橇”赞扬了先王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通过疏通河道,减轻了洪水的危害。诗人自谦“曰予瞠乎后”,表示自己虽未能亲历其事,却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了解事情的始末。
“虽然敢不蘉,所以南巡每”表达了诗人对先王勤政爱民精神的敬仰,每年南巡,亲自考察水利情况的决心。“脩防戒更张,巩固奉模楷”强调了维护和改进堤坝的重要性,遵循先王的典范,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固。
“土堤易石工,寓赈兼免殆”指出在土堤的基础上采用石工,不仅增强了堤坝的坚固性,还兼顾了赈灾与避免灾害的双重目的。“丑岁已告成,为鱼忧早罢”回顾过去一年工程的完成,解决了百姓的忧虑。
最后,“今来益繁滋,比户歌安恺”描绘了当前堤坝的繁荣景象,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安宁与欢乐之中。“开封忆昨秋,又为豫人骇”则以开封的往事作为对比,强调了水利工程对于预防灾害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水利工程的独到见解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