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彩笔(cǎi bǐ)的意思:指文笔华丽、多彩多姿。
从马(cóng mǎ)的意思:下马,指摆脱困境,解除束缚。
风从(fēng cóng)的意思:风从是指风势来自某个方向,也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发生或某种行为的起因。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景风(jǐng fēng)的意思:景物和风景的气候状况。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门上(mén shàng)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职务在某方面得到认可或提升。
蹑景(niè yǐng)的意思:暗中跟随观察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人文(rén wén)的意思: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的事物。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腾空(téng kōng)的意思:指物体迅速向上升起,离开原来的位置。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禹甸(yǔ diàn)的意思:指田地肥沃、土壤肥厚。
卓荦(zhuó luò)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晋阳贡院试士作呈侍御饶公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的盛况,以及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首联“万古人文禹甸开,千山楩杞建章材”,以“禹甸”象征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赞美了自古以来人文的繁荣。接着“千山楩杞建章材”则描绘了山林中生长的楩木和杞木,比喻为选拔人才的宝贵资源。
颔联“腾空雨挟龙门上,蹑景风从马邑来”,运用了龙门和马邑两个典故,分别指代科举考试和地理位置,形象地描绘了考生们如腾空而起的雨点,带着希望与努力,向着龙门(科举考试的象征)奋力冲刺;同时,也暗示着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学子汇聚一堂,共同追求知识与理想的旅程。
颈联“彩笔祇应推晋问,黄金端不让燕台”,通过“彩笔”和“晋问”的典故,赞扬了晋国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并将之与“黄金”和“燕台”相提并论,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奖励,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和推崇。
尾联“共称公子贤多客,卓荦谁当五士才”,直接赞美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称他们贤能且多才多艺,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众多的才子中,谁能像古代五位杰出的士人那样,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呢?这既是对当时人才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庄严与神圣,更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以及对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