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皑皑(ái ái)的意思:形容雪或霜覆盖得很厚,一片白茫茫的样子。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不齐(bù qí)的意思:不平衡;不统一
朝昏(cháo hūn)的意思:指白天和黑夜,昼夜更替,时间的变化。
称为(chēng wéi)的意思:被给予某种名称或称号。
尘泥(chén ní)的意思:指尘土和泥巴,比喻世俗的事物和纷扰的尘世。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雪(dà xuě)的意思:形容下雪量大,天气寒冷。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冠带(guàn dài)的意思:指戴在头上的帽子和系在腰间的带子,用来表示尊贵和地位高。也比喻高贵的地位和尊严。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凉阴(liáng yīn)的意思:指夏天在阴凉的地方避暑消暑。
槭槭(qì qì)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枝叶繁茂。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深微(shēn wēi)的意思:深奥微妙、高深莫测
生物(shēng wù)的意思:生物指的是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疏韵(shū yùn)的意思:指诗词中使用的音韵较为疏松,不拘泥于严格的平仄要求。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蓑蓑(suō suō)的意思:形容很多、密集的样子。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瓦屋(wǎ wū)的意思:指房屋简陋、破旧不堪的样子。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贤才(xián cái)的意思:贤才指的是有才德的人,既有智慧才能,又有高尚的品德。
行次(xíng cì)的意思:指次序、行列。
压枝(yā zhī)的意思:指控制、限制或压制某人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野生(yě shēng)的意思:指自然生长的、未经人工改良的植物或动物。
移转(yí zhuǎn)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转移。
益友(yì yǒu)的意思:益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益”指的是有益的、有帮助的,“友”指的是朋友。益友的基本含义是指有益的朋友,即对自己有帮助、有益处的朋友。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阴夏(yīn xià)的意思:指阴暗而炎热的夏季。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有趣(yǒu qù)的意思:有趣指的是有趣味、引人发笑或引起兴趣的事物或人。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燥湿(zào shī)的意思:指天气闷热潮湿,或人的心情烦躁不安。
- 注释
- 堂下:厅堂的下方。
何所有:有什么。
行次:行列顺序。
槭槭: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凄凄:形容清凉或凄凉的样子。
蓑蓑:形容雨水满挂的样子。
皑皑:形容雪白的样子。
烦襟:烦闷的心情。
益友:有益的朋友,这里指松树。
交贤才:结交贤能的人。
冠带走尘埃:指世俗的纷扰。
- 翻译
- 厅堂下方有什么?十棵松树正对着台阶。
它们错落无序地生长,高低不一,形态各异。
高的松树高达三丈,矮的仅有十尺低矮。
它们像野生的生物,不知是谁栽种于此。
松树与青瓦屋相接,下方是白沙铺成的平台。
早晚有风月相伴,干燥或湿润都没有尘泥。
秋天风吹过,松叶发出萧瑟的声音,夏天松荫下凉意袭人。
春深微雨的夜晚,松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
年末大雪纷飞,松枝被白雪覆盖,洁白一片。
四季各有韵味,万木之中它们独具一格。
去年我买了这座宅子,许多人对此嗤之以鼻。
一家二十口人,为了这些松树搬了过来。
搬来并未得到什么,只求烦闷的心情得以舒展。
松树已是良师益友,何必非要结交贤能之士。
看我仍是个世俗之人,带着尘世的纷扰。
还不能称为松树的主人,时常为此感到惭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庭院风光图景,通过对庭院中十棵松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情趣的体验。诗中的“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直接描写了庭院中央有十棵松树,它们高低不一,各自独立,却又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诗人进一步刻画了这些松树的形态,既有高达三丈的巨树,也有只有十尺高的小树,它们各自展示着自己的姿态,而这种自然而然的生长状态正好反映出大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这句话表明这些松树似乎是自然生长,不是由人工种植。紧接着,“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诗中描述了庭院中的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青瓦屋顶和白沙台阶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这些句子通过对四季景象的描写,强调了庭院中自然环境的美好和变化万千,无论是清晨的微风细雨,还是午夜的明月高悬,都能在这里找到宁静与诗意。
接下来的几句,“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中松树的不同姿态,从春日细雨中滴落的露珠到冬日积雪下沉重的枝桠,都显示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诗人赞叹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而这些松树在无数的植物中脱颖而出,它们不仅是庭院的点缀,更是诗人的心灵寄托。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诗人回忆起一年前购买了这座宅邸,当时许多人对此感到惊讶。而如今,这里成为了他一家二十口人的安身立命之地。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诗人感慨于此宅的得来,不仅解除了生活上的忧虑,更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他认为不一定非要结交高贵或才华横溢的人士,这份宁静与自然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友谊。
最后,“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诗人自嘲自己仍是个普通的世俗之人,虽然身着官服却不得不随波逐流于尘世之中。他没有成为那样的“松主”(隐居者),而是时常感到内心的忧虑和愧疚。
这首诗通过对庭院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精神寄托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