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中(àn zhōng)的意思:暗中指在不为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动或活动。
不便(bù biàn)的意思:不方便;不易于使用或操作;不便利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出头(chū tóu)的意思:指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或脱颖而出,有出人头地的意思。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共鸣(gòng m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情感或体验上产生共同的感受或共同的反应。
化转(huà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的性质或形态发生变化。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呶呶(náo náo)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沉、沙哑,不清楚。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钳口(qián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厉,不留余地,不给对方任何回旋的余地。
无益(wú yì)的意思:没有益处,毫无用处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幽闺(yōu guī)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也用来形容女子闭门不出,守身如玉。
远塞(yuǎn sāi)的意思:远离尘嚣,避开喧嚣的世界。
杼柚(zhù zh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不真实,虚伪做作。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强出头(qiáng chū tóu)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在众人中突出,显得特别出色或强势。
- 注释
- 大化:自然的循环。
那得:怎能得到。
暗中:在暗处。
擘口:张开口。
气感:气息触动。
蟾蜍:月夜的蛤蟆。
冷:寒意。
声归:叫声充满。
蟋蟀:秋天的小虫。
愁:哀愁。
幽闺:深闺。
勤杼柚:勤奋纺织。
急衾裘:急需衣物。
岂不:难道不。
钳口:保持沉默。
强出头:选择发声。
呶呶:不停地叫。
竟:终究。
无益:没有好处。
胜:比。
唤晴鸠:唤来晴天的斑鸠。
- 翻译
- 大自然的循环永无止息,昆虫们怎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暗处不知是谁张开口,闲暇时它们的鸣叫共鸣着秋天的气氛。
气息触动了蟾蜍的寒意,蟋蟀的叫声充满了哀愁。
深闺中的女子勤奋纺织,边塞的战士急需保暖衣物。
难道不应该保持沉默吗?但他们还是选择发出声音。
不停地聒噪终究没有好处,至少比唤来晴天的斑鸠要好一些。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曾丰的《拟试以虫鸣秋》描绘了大自然中昆虫在秋季的生动景象,以及它们所引发的人类情感共鸣。首句“大化转无休,虫那得自由”揭示了生命的循环不息和昆虫生存的不易,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与束缚。
接下来,“暗中谁擘口,閒里共鸣秋”描绘了虫鸣在寂静的夜晚和闲暇时光里回荡,如同与人的心境产生共鸣,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的氛围。“气感蟾蜍冷,声归蟋蟀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通过虫鸣传达出寒露降临、万物凋零的哀愁。
“幽闺勤杼柚,远塞急衾裘”则将虫鸣与人间生活相连,表达了闺中女子的劳作和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虫鸣成了他们情感寄托的媒介。“岂不便钳口,而犹强出头”看似责备虫儿不知时务,实则寓言人们即使身处困境,仍渴望发出声音表达自我。
最后两句“呶呶竟无益,也胜唤晴鸠”以虫鸣的徒劳无功,反衬出其坚韧的精神,即使声音微弱,也胜过那些空洞的呼唤。整首诗以虫鸣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保俶寺.钱越王俶入朝于宋国人建塔祝其来今其塔相传为保俶寺因以名·其二
封疆吴越百年传,一渡长江竟不还。
北望犹存萧寺塔,南归曾见御函笺。
秋深宫殿迷寒草,日落湖山起暮烟。
千古兴亡回首梦,清尊相对重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