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真(chéng zhēn)的意思:指所期望或所希望的事情变成现实。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佛地(fó dì)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宽广,心地善良,能够容纳一切,不计较得失,宽宏大量。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五阴(wǔ yīn)的意思:指五个阴暗、潮湿、不透明的地方或物体。也用来形容环境恶劣、阴沉沉的样子。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相法(xiāng fǎ)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相互关系、规律来处理问题的方法或原则。
一乘(yī chéng)的意思:指单个的车厢,比喻独自一人或孤立的状态。
真智(zhēn zhì)的意思:真正的智慧或真正的聪明才智。
十方世界(shí fāng shì jiè)的意思:指世界广阔无边,无所不在。
- 翻译
- 变化无常,这就是五蕴成就真实智慧。
不论在哪个方向,一切众生都遵循同一佛法,无相的法身怎能有两样?
如果丢弃烦恼去寻找菩提(觉悟),却不知何处能找到佛的境界。
- 注释
- 易复易:变化无常。
五阴:佛教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现象。
真智:真实的智慧。
十方世界:指所有方向和空间,佛教中表示宇宙广大。
一乘同:同一乘佛法,即所有众生平等修行的道路。
无相法身:佛教中指不依赖于形象或概念的法性身。
烦恼:佛教中指阻碍修行的贪嗔痴等心理障碍。
菩提:觉悟,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佛地:佛的境界,达到涅槃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佛法的深奥和普遍性,以及追求菩提(觉悟)的重要性。"易复易, 即此五阴成真智"表达了通过修行五阴(色、受、想、行、识)来达到真实智慧的过程简单而直接。"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强调了佛教中“一乘”(一种最高的教理)的普遍性和无分别的法身是唯一的,不存在第二种。
接着,诗人问道:"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这里,“烦恼”指的是世间的各种痛苦和迷惑,“觅菩提”则是追求觉悟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如果放弃了对痛苦的体认和对觉悟的追求,就无法找到通往佛的道路,即“佛地”。
整首诗流露出了深厚的佛教哲理,通过质朴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和觉悟路径的理解与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