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垂帷(chuí wéi)的意思:指守寡、守丧。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花径(huā jìng)的意思:指花园中的小径,也用来比喻短暂的快乐或美好时光。
据梧(jù wú)的意思:根据梧桐树,引申为根据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迹象判断。
洛下(luò xià)的意思:指洛阳城下,泛指离家远行或离开故乡,也可以表示离别或别离之情。
内史(nèi shǐ)的意思:指官职,古代官制中,内史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职位。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纱帽(shā mào)的意思:指被人瞧不起、轻视的人。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身份低贱。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蜀中(shǔ zhōng)的意思:指蜀地,也泛指偏远的地方。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书籍(shū jí)的意思:
[释义]
(名)书(总称)。
[构成]
并列式:书+籍
[例句]
收藏书籍。(作宾语)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孙郎(sūn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英俊的男子。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误点(wù diǎn)的意思:错误地点燃或引爆,比喻因疏忽大意或判断错误而导致事情出错。
下书(xià shū)的意思:指写在下方的书,比喻知识或经验的积累。
隐囊(yǐn náng)的意思:指隐藏、掩饰自己的才能或本领。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咏诗(yǒng shī)的意思:咏诗是指吟咏、赞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游侠(yóu xiá)的意思:指行侠仗义、慷慨赴义的人。
子时(zǐ shí)的意思:子时是指每天夜里的11点至1点,也是中国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辰。
游侠儿(yóu xiá ér)的意思:指行侠仗义、勇敢无畏的人。
屏风误点(píng fēng wù diǎn)的意思:比喻因为一点小事而误事。
- 注释
- 不逐:不跟随,不模仿。
城东游侠儿:指那些浪迹江湖、行为放荡的年轻人。
隐囊:靠着软垫或枕头。
纱帽:古代文人常戴的帽子。
坐弹棋: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蜀中夫子:指蜀地的学者或老师。
洛下书生:指洛阳的读书人。
药阑:药圃的栏杆,代指花园。
花径:花开的小路。
衡门:简陋的门,象征隐居。
据梧:倚靠在梧桐树上。
隐几:靠在几案上休息。
屏风误点:在屏风上误画一点。
惑孙郎:使孙子感到困惑。
团扇:古代的手持扇子。
草书:书法的一种,字形较为潦草。
轻内史:轻视内史的书法,内史是古代官职,这里指书法水平不高。
故园:故乡的家园。
高枕:形容生活安逸,无忧无虑。
永日:整日,全天。
垂帷:垂下帷幕,象征与世隔绝。
绝四邻:与邻居完全隔绝。
蔡邕: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音乐家。
书籍:指学问和知识的传承。
- 翻译
- 不去追逐城东那些游手好闲的少年,靠着软垫头戴纱帽静静坐着下棋。
蜀地的先生时常开坛讲卦,洛阳的书生能解诗作赋。
在药栏花径的小院里,时常倚着梧桐树聊以自娱,靠着几案消磨时光。
误在屏风上点了一个点让孙子困惑,团扇上的草书轻描淡写,看不起内史官的书法。
在故乡高枕无忧度过三个春天,整天垂下帷幕与四邻隔绝。
自思量蔡邕现在已经老去,再把书籍传给谁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赠诗作出了回应,表达了自己对于书籍和知识传承的关切。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游侠儿可能指的是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而诗人则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戴着纱帽(一种古代帽子),在静谧中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蜀中夫子可能指的是懂得易经之学问的人,而洛下书生则是指擅长解读诗歌的学者。
“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药阑可能是一处种有草药的地方,花径则充满了自然美景,衡门和据梧都暗示了一种隐逸的生活。
“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这两句中,“屏风误点”可能指的是对历史或是前人的某种误解,而“团扇草书轻内史”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录和轻视。
“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帘绝四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隔绝。故园代表了过去的生活,而高枕可能意味着一种放松的心态,度过了三个春天。永日垂帘则是对外界的完全封闭。
“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他自省到蔡邕(东汉时期的学者)已经年迈,而自己也日渐老去,书籍和知识将来如何传承成为了一个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于文化知识传承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一种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读书有感
渺渺波涛淅淅风,此身忽在大江东。
浮家泛宅云烟里,思古伤今图史中。
盗贼从来能伺衅,治安自昔戒除戎。
我今惟愿兵戈息,归作梁溪老钓翁。
自沙阳乘泛碧斋至洛阳口
罪大昔来谪,恩宽今许归。
碧斋还泛泛,翠阁已依依。
箫鼓转山曲,旌旗摇夕晖。
馀霞方散乱,倦鸟亦归飞。
颇悟邯郸梦,还寻莱子衣。
耄倪嗟得去,朋友惜相违。
讵有甘棠爱,徒知蘧玉非。
劳生成底事,归老钓鱼矶。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此味者感而赋诗
海日气射苍崖根,石上生枝乾藓文。
构梯采掇资好事,中有至味难为言。
岂惟食淡兼攻苦,嚼蜡茹荼多欲吐。
清甘徐发齿颊间,漱以寒泉如饮乳。
幽人赠我意已深,一掬可比千黄金。
世间此味知者鲜,往往既吐还追寻。
我欲持之献君子,自古至言多逆耳。
愿于苦处辨忠良,若待回甘真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