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先正事,左氏古陈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璧宫(bì gōng)的意思:比喻美好的宫殿或居所。
比屋(bǐ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相连或临近。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奎文(kuí wén)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蒙童(méng tóng)的意思:指年幼无知、缺乏经验的孩子。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先正(xiān zhè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料到结果,也指事先做好准备。
正事(zhèng shì)的意思:指真正的事情,正经的事情,与工作、学习等有关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方侯在临封地区的德政之深,以及他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首句“侯治吾封好”,直接点明了方侯治理地方的成效显著,使得封地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接着,“奎文满璧宫”一句,以奎文星象满布于宫殿之上,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繁荣,展现出方侯对文化教育的推崇。
“台州先正事,左氏古陈风”两句,通过引用台州的历史典故和左氏的古风,进一步强调了方侯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台州作为历史名城,其先贤的事迹和左氏的古风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方侯通过这些方式,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民众的文化素养。
“比屋冠裳雅,盈门桃李红”描绘了方侯治下的社会风貌,家家户户都穿着整齐的衣裳,呈现出一种优雅和谐的社会景象。同时,门前桃李盛开,红艳夺目,既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方侯政绩卓著,深受民众爱戴。
最后,“诗书敦上国,端养豫蒙童”表达了方侯致力于推广诗书文化,不仅在上层社会倡导读书学习,也在儿童中普及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启蒙和培养。这体现了方侯对教育的长远眼光和深厚情怀,以及他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方侯在临封地区推行德政、弘扬文化、重视教育的全面成就,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深切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