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骢(bì cōng)的意思:避开骢马,指避开危险或避免与有权势的人接触。
参较(cān jiào)的意思:比较、较量、争斗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高鉴(gāo jiàn)的意思: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挥麈(huī zhǔ)的意思:挥麈是指用手挥动朱红色的羽毛麈来驱赶马匹,比喻引导和调动人才,使其发挥作用。
较艺(jiào yì)的意思:指比较技艺或才能。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九衢(jiǔ qú)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街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上庠(shàng xiáng)的意思:指学生上学堂,受教育。
霜威(shuāng wēi)的意思:比喻权威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威力。
下帷(xià wéi)的意思:指把帷幕拉下来,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隐藏不露。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奏名(zòu míng)的意思:
科举考试,礼部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册送呈皇帝审核,称“奏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嘉祐 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 王俊民 为状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较试将毕呈彦衡察院上官》,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即将结束的较试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当年京口望清尘,德论于今想记频。”以“京口”为背景,暗示了较试的地点,同时“清尘”一词,既指考试的清正之气,也暗含了对品德的重视。接下来,“德论于今想记频”则表达了诗人对品德讨论的频繁回忆,突出了品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颔联“何幸上庠参较艺,又依高鉴免遗珍。”中,“上庠”指的是学校,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有幸参与较试,与高明的鉴赏者交流技艺,避免了人才的遗漏,体现了对教育公平和人才选拔的重视。
颈联“下帷昼寂霜威敛,挥麈宵寒月色新。”描绘了较试期间的场景,白天教室里寂静无声,霜气收敛,夜晚则有挥麈(拂尘)的动作,月色清新,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宁静的学习氛围。
尾联“早晚奏名归驶迅,九衢多少避骢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较试结束后,自己能够迅速返回,以及在京城大道上,众多官员会避开骢马(官车)的期待,预示着诗人对未来仕途的乐观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较试的庄严与学术氛围,还蕴含了对品德、教育、公平与个人未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