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以五月鸣,槿以一朝繁。
蜩鸣尚阅序,槿繁不及昏。
所志在廉让,清响时一喧。
本根(bě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基础或本质。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浮艳(fú yàn)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艳丽,但内在却空虚、浅薄。
卉木(huì mù)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
即目(jí mù)的意思:即时、立刻看见。
可鉴(kě jiàn)的意思:可供参考或借鉴的。形容某事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可供学习借鉴的意义。
篱樊(lí fán)的意思:指障碍、困境或限制。
廉让(lián ràng)的意思:指遵守廉洁规范,谦虚谨慎,不占便宜,不争权利。
林园(lín yuán)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的场所。
美荫(měi yīn)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草木茂盛。
齐物(qí wù)的意思:指物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没有不和谐的地方。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矛盾。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萧艾(xiāo ài)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遗本(yí běn)的意思:指失传的古书、经典或文物。
依托(yī tuō)的意思:依靠,倚赖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这首诗通过对比蝉和槿花的生命历程,以及它们对生存环境的不同态度,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蝉在五月鸣叫,槿花在一天内繁盛,但蝉的鸣叫遵循季节的顺序,而槿花的繁华却无法持续到夜晚。蝉在饱受露水滋润后,对外界并无更多需求,它享受着茂密树林的庇护,志向在于谦逊礼让,清脆的鸣声时而喧闹。而槿花则像是依赖篱笆的花卉,在凋谢后被萧艾丛中的野草掩盖,其鲜艳的花朵无人问津。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人生的不同境遇和追求。蝉象征着那些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在平和与谦逊的人,他们不为外界所动,坚守自己的志向;而槿花则代表那些过于依赖外在条件、忽视内在价值的人,他们的繁华最终被遗忘。
最后,诗人提出“下士学齐物,齐末遗本根”,意指普通人学习看待万物平等,却往往忽略了事物的本质。这提醒人们在追求和谐共处的同时,不应忘记对自我本质的探索和坚持。"即目了可鉴,斯义匪躗言"则强调了通过眼前的事物就能领悟到深刻的道理,不必过分夸大言语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自然界的现象,探讨了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平和与真实,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条件或表面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