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翻动(fān dòng)的意思:翻转、翻倒、翻动。形容物体或事物从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转变到另一种位置或状态。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鼓旗(gǔ qí)的意思:指振奋士气,鼓舞人心。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金晶(jīn jī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闪烁发光的样子。
骆驼(luòtuo)的意思:指心胸宽广,能够承受困难和压力的人。
飘风(piā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劲急、猛烈。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咏诗(yǒng shī)的意思:咏诗是指吟咏、赞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和沈掾中秋月》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晚的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月入高天更漏迟”写出了月色渐浓,时间已晚,更漏声稀疏,暗示着夜深人静。接着,“天香消尽桂花枝”以桂花喻月色,形象地表达月光如香消散在枝头,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金晶气爽飘风露”进一步渲染秋夜的凉意,金晶形容月光晶莹,风露则增添了清冷的触感。诗人通过“银汉波翻动鼓旗”将视线投向星空,以银河比喻为翻腾的战鼓旗帜,寓含壮志未酬的意味。
“蟋蟀满林罗袖湿”借秋虫鸣叫,烘托出寂寥的气氛,罗袖湿可能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接下来,“骆驼千帐笛声悲”描绘了边塞景象,骆驼群居的帐篷中传来哀怨的笛声,增添了思乡之情。
结尾两句“柴门此夜光如练,喜与休文一咏诗”以明亮的月光照亮简陋的柴门,诗人与友人沈掾一同吟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宁静夜晚的诗意享受。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浓厚的中秋月夜之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韶阳道中
浈源出大庾,厥势颇奔放。
况遭峡石束,郁怒不可状。
南流汇武水,有助气益壮。
上疑建瓴泻,下乏砥柱障。
崖石蹙巑岏,滩陇斗涛浪。
既叹嗍流险,复经暑雨涨。
湍急工倍劳,风弱帆空扬。
更当岩峦削,却苦牵挽妨。
翠壁千篙攒,岁久石受创。
前林日欲颓,暮色欻凄怆。
坼堠倚荒茅,孤槎庶可傍。
眺玄武湖歌
鸡鸣十庙衰草多,志公遗塔高嵯峨。
远望大江千里之雪浪,近俯晴湖万顷之烟波。
湖形北向称玄武,锦缆楼船斗歌舞。
结绮临春迹已空,惟有澄泓一片无今古。
闻说龙蟠王气真,徐党伟伐图麒麟。
共球爱日归天府,户册登馀藏水宾。
周遭沆漭中台榭,瀺灂游鱼通港汊。
仁民爱物本相兼,罟于渊者罚无赦。
兔葵燕麦摇春风,细柳新蒲发故丛。
鸳瓦已销金碧外,渔歌时起获芦中。
自古盛衰如转烛,六朝兴废同棋局。
君不见钟山陵树来樵牧,射生收得银牌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