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我许昌宫,列舟于长浦。
将抗旄与钺,耀威于彼方。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蠢尔(chǔn ěr)的意思:形容人愚笨、无知。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吊民(diào mín)的意思:指以欺骗、欺压或剥削等手段对待人民。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伐罪(fá zuì)的意思:指惩治罪恶、斩除恶势力。
服从(fú cóng)的意思:顺从他人的意愿或命令,听从指挥。
干戚(gàn qī)的意思:指战争、冲突等激烈的斗争。
功伐(gōng fá)的意思: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并获得名声。
晷景(guǐ jǐng)的意思:指日影,也有指日光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景物的变化。
皇上(huáng shàng)的意思:指皇帝,也可用来泛指上级领导。
配乾(pèi qián)的意思:指配合、搭配得当,形容物品或事物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旗帜(qí zhì)的意思:旗帜是指旗帜标志,比喻引导人们前进方向的事物或象征。
栖山(qī shān)的意思:指隐居在山中,远离尘嚣的意思。
山阻(shān zǔ)的意思:比喻困难重重,前途艰难。
设张(shè zhāng)的意思:设立、建立。
士民(shì mín)的意思:指士人和百姓,泛指全体人民。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天怒(tiān nù)的意思:指上天发怒,形容天灾人祸或上天对恶人的惩罚。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王士(wá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的人。
文德(wé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舞干(wǔ gà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奋发向前,不被困难所阻挠。
武功(wǔ gōng)的意思:指武术技艺或武士的功夫水平。
吴中(wú zhōng)的意思:指吴国的中部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许昌(xǔ chāng)的意思:指许下的承诺或许诺,却没有兑现。
耀威(yào wēi)的意思:炫耀自己的权势和威风,展示自己的强大和威严。
翌日(yì rì)的意思:指第二天,明天的意思。
依怙(yī hù)的意思:依附依赖,依靠倚靠。
以时(yǐ shí)的意思:按照时机、时刻来行动
应度(yìng dù)的意思:形容应对问题或困难时,反应灵活、得心应手。
有苗(yǒu miáo)的意思:指事物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或苗头。
瞻仰(zhān yǎng)的意思:恭敬地观看或参观,表示对尊敬或崇拜之情。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王在进行军事行动时的壮观场景,展示了其权力与统治智慧。开篇“王者布大化,配乾稽后只”表明了皇帝宏大的法则和天赐的使命,将自身比作天地之间的大化力量。紧接着,“阳育则阴杀,晷景应度移”暗示了自然界中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并存的哲学观点,也映射出了君主在治国过程中的慈悲与严厉两面。
“文德以时振,武功伐不随”则强调了君王运用文治和武力之间的平衡艺术,既有文化教化之美,又不失军事征服之威。接下来的“重华舞干戚,有苗服从妫”表明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以及对边疆民族的吸引力。
此诗接着写道:“蠢尔吴中虏,凭江栖山阻”,描绘了一种军事行动中的紧张气氛,敌人隐藏在江河与山脉之间。随后“哀哉王士民,瞻仰靡依怙”则透露出人民对君主的渴望和期待,他们仰望着皇上的恩泽。
“皇上悼悯斯,宿昔奋天怒”表达了君王对往昔之事的哀思与愤懑,以及发挥天赐之怒的决心。紧接着,“发我许昌宫,列舟于长浦”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出征仪式,皇帝在许昌宫中启程,战船排列在长长的水域上。
“翌日乘波扬,棹歌悲且凉”中的“棹歌”指的是划桨的声音,这里形容了次日皇舟扬帆远去时所发出的声音,是悲壮又冷清的。接下来的“太常拂白日,旗帜纷设张”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战旗飘扬、阳光照耀下的景象。
最后,“将抗旄与钺,耀威于彼方。伐罪以吊民,清我东南疆”表明了军队的英勇和武器的威武,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征讨和解救百姓的决心,最终是为了守护国家边疆的安全。
这首诗通过雄壮的笔触,展现了一位君主在战争中的权力与智慧,同时也揭示了人民对于正义与平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