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有翅莫飞,蛇无足能行。
《三韵杂咏七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斯人:这个人。
异:与众不同。
好恶:喜好和厌恶。
汩:掩盖。
真情:真实情感。
鹅:鹅。
有翅:有翅膀。
莫:不要。
飞:飞翔。
蛇:蛇。
无足:没有脚。
能行:能够前行。
世事:世间的事物。
一概:一概而论。
评:评价。
- 翻译
- 这个人对事物的好恶与众不同,是非观常常掩盖了真实情感。
鹅虽然有翅膀却不会飞,蛇没有脚也能前行。
世间的事物也是如此,不能一概而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川所作,名为《三韵杂咏七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斯人异好恶的观察,表达了对于世事万象不可一概而论的深刻认识。
“斯人异好恶”这一句,直接指出了人与人之间在喜好和厌恶方面存在的差异。接着,“是非汩真情”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差异背后所反映出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鹅有翅莫飞,蛇无足能行”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尽管表面上看似具备条件,但实际上却未必能够做到。这里,“鹅有翅莫飞”暗示了即便是拥有能力或资源,也不一定会采取行动;“蛇无足能行”则表现出即使缺乏某些条件,但仍旧可以找到路径前进。
最后,“世事亦如此,未可一概评”则是诗人基于上述观察所得出的结论。诗人认为世间万物、各种事件都像这些表面上的矛盾一样复杂多变,不应该也不可能用一种简单的标准去衡量。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引申出人世间事务的深意。诗人的鉴赏角度独特,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生命智慧的闪光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过孙山人旧隐昔曾与太初用宾月下步六桥令僧人弄笛啸歌为和回首往事黯然陈迹矣
荒迷更踏西湖路,露舄云裳空六桥。
涕泪翻悲竹林宴,笛声月色傍中宵。
醉歌乱诧鱼龙出,此地争传麟凤标。
今日孤山最孤寂,梅花桂树顿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