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暴横(bào hé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凶暴傲慢,没有规矩。
不孝(bù xiào)的意思:指儿女对父母不尽孝道,不尊敬、不孝顺的行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登第(dēng dì)的意思:指考中进入科举及格的人。
第宅(dì zhái)的意思:指宅院的主人非常有地位和权力。
斗狠(dòu hěn)的意思:指行动狠毒,手段狠辣,毫不留情。
负荆(fù jīng)的意思:承担困难或委屈,勇敢面对困难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乖离(guāi lí)的意思:指事物分离、背离本质或原则。
克让(kè ràng)的意思:指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让利他人。
礼仪(lǐ yí)的意思:
[释义]
(名)礼节和仪式。
[构成]
并列式:礼+仪
[例句]
礼仪十分周全。(作主语)纳履(nà lǚ)的意思:纳履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接纳、接受。也可以表示接纳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朋僚(péng liáo)的意思:指朋友、同僚。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仁术(rén shù)的意思:指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丧乱(sāng luà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危亡(wēi wáng)的意思:面临危险和灭亡的境地
温恭(wēn gōng)的意思:温和恭敬。
修仁(xiū rén)的意思:修养品德,培养仁德之心。
血气(xuè qì)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气概、豪情壮志。
逊弟(xùn dì)的意思:指弟弟比哥哥优秀,哥哥感到自愧不如,甘愿屈尊让贤。
圯桥(yí qiáo)的意思:指古代修建的桥梁,用于引导水流、解决交通问题等。也比喻能够连接人与人、事物与事物的纽带。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灾殃(zāi yāng)的意思:指灾难和祸害。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争心(zhēng xīn)的意思:争夺别人的心意,争取别人的喜爱。
自反(zì fǎn)的意思:指自己反思自己,自我检讨和批评。
- 鉴赏
这首诗《四戒示诸生(其二)戒斗狠》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旨在告诫学生避免争斗和狠戾的行为。全诗以儒家伦理为出发点,强调了谦让、温和、恭敬的重要性,并通过历史典故和生活实例来阐述道理。
首句“轲书规不孝,斗狠有明条”,引用孔子的教诲,指出不孝与斗狠都是明确的道德禁忌。接着,“克让惟尧颂,温恭是舜谣”引用了古代圣君尧和舜的故事,说明谦让和温和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美德。通过“负荆登第宅,纳履在圯桥”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谦卑和宽容的重要性。而“逊弟从来有,乖离竟所招”则提醒人们,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至关重要,冲突往往源于个性差异或误解。
后半部分“礼仪恒不密,血气更难调”表达了礼仪与情绪管理的关联,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礼仪的重要性,以及情绪控制的难度。接下来,“暴横闻千里,危亡起一朝”警告人们,恶劣的行为可能会迅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后果。最后,“灾殃遗父母,丧乱及朋僚”强调了个人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幸。最后一句“自反修仁术,争心早已销”鼓励自我反省,通过学习仁德之道来消除争斗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活智慧,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修养和个人行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