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飞舞(fēi wǔ)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在空中自由飞翔、舞动。
胡风(hú fēng)的意思:形容言辞放肆,毫无顾忌。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两楹(liǎng yíng)的意思:两根柱子。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支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朔雪(shuò xuě)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雪,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或开端。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阳桃(yáng t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者事物的本质纯正、无可指摘。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桃李节(táo lǐ jié)的意思:指教育者对学生的赞誉和祝福,表示学生在教育者的培养下茁壮成长。
艳阳天(yàn yáng tiān)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 注释
- 胡风:北风。
朔雪:北方的雪。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龙山:泛指雄伟的山脉。
集君:聚集到您那里。
瑶台:美玉砌成的台,比喻华美的亭台楼阁。
飞舞: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两楹:指殿堂的前柱,代指殿堂前面。
兹晨:这个早晨。
自为美:自然美好。
避:避开。
艳阳:明媚的阳光。
桃李节: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节,比喻春天。
皎洁:洁白明亮。
不成妍:不显得艳丽。
- 翻译
- 北风吹着塞外的雪,跨越千里龙山而来。
聚集在你的瑶台之上,在厅堂前飞舞翩翩。
这样的清晨自有一番美景,应当避开那灿烂的阳光天。
在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那皎洁的雪景也显得不那么艳丽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鲍照创作的,属于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中的第三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首句“胡风吹朔雪”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北方胡地来的狂风带来的严寒,仿佛连雪都被这股强劲的风力吹得飞舞起来。紧接着,“千里度龙山”则扩展了视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驾驭文字的能力,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
第三句“集君瑶台上”中的“瑶台”,古代常用来指代宫殿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虚构的场所。"飞舞两楹前"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站在这个高台之上,观赏着飞动在两根柱子之间的雪花,或许是其他什么东西。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表达了诗人对清晨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虑,觉得这种美丽应当避免在明媚的阳光下展现,因为过分的艳丽可能会让这份美丽变得不那么完美。
最后两句“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则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的桃红柳绿,但诗人却觉得这种景色在清晨的朦胧中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皎洁"一词用来形容春日之景,既有着分外的清新,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和不完全的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运用语言和意象上的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