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别三章·其三》
《纪别三章·其三》全文
清 / 李因笃   形式: 古风

小子牵衣岐路百虑

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

念当远乖离,何忍挥之去。

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

中怀悬旌摇摇不得住。

依依天属亲,抚事童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抚事(fǔ shì)的意思:抚慰事物,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乖离(guāi lí)的意思:指事物分离、背离本质或原则。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牵衣(qiān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的衣服,表示关系亲密或紧密相连。

斯须(sī xū)的意思:短暂的时间,片刻。

天属(tiān shǔ)的意思:指天命所属,命中注定。

童孺(tóng rú)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小子(xiǎo zi)的意思:小孩子、年轻人

悬旌(xuán jīng)的意思:悬挂的旗帜。

摇摇(yáo y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摇晃晃,即将倒塌或崩溃。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中怀(zh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中有所怀念、牵挂或思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因笃的《纪别三章(其三)》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离家时的复杂心情。"小子复牵衣",以孩童的形象,写出送别的孩子不舍之情,"岐路含百虑"则暗示了即将分别的迷茫与忧虑。"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表达了亲人对游子的关心和挽留,但又明白无法阻止其前行。

"念当远乖离,何忍挥之去",流露出深深的离愁,诗人不忍心与亲人分离,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接下来的"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哀伤,短短的时间里,欢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

"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比喻游子的心境如同飘摇不定的旗帜,无法安定,表达了内心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诗人感慨自己作为成年人,面对离别之事,竟不如孩子般能坦然接受,充满了自责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亲情纠葛和游子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因笃

李因笃
朝代:清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猜你喜欢

寄林弓寮

暗数鸣弦日,知君已及瓜。

水光浮县郭,山色满樵家。

讼简迟开印,庭空早放衙。

传来多美政,不独种桃花。

(0)

追送奎上人还鄞

随缘游上国,兴尽即言行。

今日不辞我,他宵还梦兄。

出山云满橐,归路水兼程。

无奈汀洲畔,春风草又生。

(0)

哀梅麓楼寺丞·其二

道与时人背,多因得所深。

文章千古印,忠孝一生心。

棘冷难承泽,梅残祇在林。

空门翻有泪,断断是知音。

(0)

归来

归来岩下养衰形,日日眠云听瀑声。

但爱一閒堪佚老,翻思万卷是劳生。

人嫌草座麻衣陋,自守芝翁木客盟。

没齿如斯吾事足,更无他事可关情。

(0)

客中

客中春又半,旧隐欲归难。

唯恐伤怀抱,花开不欲看。

(0)

采药径

采药归来迹已陈,真风千古蜕凡尘。

细看旧径青青草,犹是仙人醉里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