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庵歌》
《草庵歌》全文
唐 / 希迁   形式: 古风

吾结草庵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

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内外

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体解

上乘菩萨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

不居南北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

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

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

千种言,万般解,祇要交君长不解

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皮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摆手(bǎi shǒu)的意思:摆手是指用手做出摆动的动作,一般用来表示拒绝、告别或者不同意。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宝贝(bǎo bèi)的意思:宝贝是指珍贵的财物或亲近的人。在口语中,宝贝也可以用来形容非常可爱的人或物。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属(bù shǔ)的意思:不属意、不属实、不属于

不居(bù jū)的意思:不停留、不久留、不停宿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草庵(cǎo ān)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清贫、简朴的生活环境。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达灵(dá líng)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切中要害,能够使人惊醒或觉悟。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回光(huí guāng)的意思:回光指事物逆转,从逆境中恢复生机,重新焕发活力。

坚牢(jiān láo)的意思:坚固牢靠,不易动摇或破坏。

结草(jié cǎo)的意思:指结成同盟或结为朋友。

君长(jūn zhǎng)的意思:主管或领导者

廓达(kuò dá)的意思:形容思想开阔,见识广博。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灵根(líng gēn)的意思:指人的悟性、才智、天赋等方面的优秀品质。

茅草(máo cǎo)的意思:茅草是指茅屋的覆盖物,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简陋的生活环境。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抛却(pāo què)的意思:抛弃、放弃

皮袋(pí dài)的意思:指人的皮肤,比喻人的外表或外貌。

铺席(pù xí)的意思:铺设床席、准备宴席。也用来比喻准备好条件,等待他人到来。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任纵(rèn zòng)的意思:放任、纵容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上乘(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品质或水平达到了最好的程度。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体解(tǐ jiě)的意思: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万般(wàn bān)的意思:形容种种各样、无穷无尽。

无罪(wú zuì)的意思:没有罪行,无辜。

无疑(wú yí)的意思:没有疑问,毫无疑虑

相体(xiāng tǐ)的意思:形体相似,外貌相像。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行且(xíng qiě)的意思:行走,前进,继续

训诲(xùn huì)的意思:教导、教诲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玉殿(yù diàn)的意思:指极为华丽、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居所。

镇常(zhèn cháng)的意思:稳定常态,不变的状态。

中下(zhōng xià)的意思:指居于中等或稍微低于中等水平的程度或地位。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住处(zhù chù)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或位置。

朱楼(zhū lóu)的意思:指华丽、宏伟的建筑物。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回光返照(huí guāng fǎn zhào)的意思:指事物已经过盛而开始衰落,但又暂时恢复了一些旧日的光辉。

注释
吾:我。
结草庵:建造草庵。
无宝贝:没有贵重物品。
饭了:饭后。
从容:悠闲、从容不迫。
图:希望。
睡快:安稳舒适地睡眠。
成时:建成之时。
初见:初次见到。
茅草新:新割的茅草。
破后:破损之后。
还将:仍然使用。
茅草盖:茅草来覆盖修补。
住庵人:住在庵中的人。
镇常在:始终在这里。
不属:不属于。
中间:世间之内。
与:和。
内外:世外。
人住处:他人所居住的地方。
我不住:我不去居住。
世人爱处:世人所喜爱的地方。
我不爱:我不喜爱。
庵虽小:虽然庵堂很小。
含法界:却包含整个宇宙法则(佛法的普遍性)。
方丈:指寺院中的方丈,即主持僧侣。
老人:这里指年长有智慧的老僧。
相体解:能够深刻理解和体验到其中的深意。
上乘菩萨:修行层次高深的菩萨。
信无疑:对此深信不疑。
中下闻之:中下根器之人听闻此事。
必生怪:必定感到惊奇。
问此庵:询问这个庵堂。
坏不坏:是否会毁坏。
坏与不坏:不论是否毁坏。
主元在:其本质、核心都是恒常存在的。
不居:不局限于。
南北与东西:地理上的南北东西方位。
基上:根基之上。
坚牢:坚固稳定。
以为最: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青松下:青松树荫之下。
明窗内:明亮窗户之内。
玉殿朱楼:华丽的宫殿、红色的楼阁。
未为对:都无法与之相比。
纳帔:披上袈裟。
幪头:遮蔽头部,此处指全身心投入修行。
万事休:万事皆放下,不再牵挂。
住此庵:居住在这个庵中。
休作解:不必过多解读。
谁誇:何人夸耀。
铺席:铺设坐垫,此处引申为装饰、炫耀。
图人买:意图吸引他人前来购买或参观。
回光返照:比喻反思自省,回归本心。
便归来:立刻回归。
廓达:开阔通达。
灵根:指人的灵性之源,即佛性。
非向背:不执着于任何方向,即超越对立。
遇祖师:遇到祖师(开悟的前辈高僧)。
亲训诲:亲自教诲。
结草为庵:用草建造庵堂。
莫生退:不要产生退缩之心。
百年抛却:把百年光阴看作过客,任其自然流逝。
任纵横:随缘而行,不受束缚。
摆手:挥手,此处比喻洒脱自在。
便行:就行动,即随心而行。
且无罪:并无过错。
千种言:千言万语。
万般解:各种解释。
祇要:只希望。
交君:交付给你。
长不解:长久保持不理解的状态。
欲识:想要认识。
庵中不死人:庵堂中那位精神永存、超越生死的人。
岂离:岂能离开。
而今:如今。
遮皮袋:遮蔽的皮囊,喻指肉身,即现世的身体。
翻译
我在草庵中并无贵重宝物,只求饭后悠闲地安眠。
建成之初,满眼皆是新割的茅草,破损后仍用茅草来修补。
住在庵中的人,始终在此,既不属于世间之内,也不属于世外。
世人所喜之处,我并不喜爱,我所居之处,他人并不居住。
这小小的庵堂,却蕴含着整个法界,只有方丈老僧能深解其意。
上乘的菩萨对此坚信不疑,中下根器之人听闻必定感到惊奇。
问这庵堂是否会毁坏,无论坏与不坏,其本质都恒常存在。
它不拘于南北东西方位,根基稳固最为重要。
青松之下,明亮窗前,即使是华丽的宫殿楼宇也无法相比。
披上袈裟,万事皆抛,此刻山僧心中空无挂碍。
住在这样的庵中,不必过多解读,何须夸耀以图吸引他人购买。
只需回光返照,回归本心,豁然开朗,不执着于任何方向。
蒙受祖师亲自教诲,建草庵修行切莫退缩。
百年光阴任其流逝,随缘而行,无罪无惧。
千言万语,各种解释,只愿你长久保持不理解的状态。
若想认识庵中那位永生不死的人,他岂能离开这眼前的皮囊(指肉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或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即以"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名利和对简单生活的享受。接着,"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则写出了草庵的简陋与自然循环。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一句,表明了居者超脱世俗的分类,达到了一种出世的境界。"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和独特的生活选择。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显示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空间的认知,而"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则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定和对世俗看法的超然。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探讨的是生命与死亡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的本质。而"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则是对稳固立足的追求,无关方向和世俗的评判。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写出了自然界与人造物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喜爱。"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则是对世间纷扰的一种放下和解脱。

"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表达了对住所的满足,以及不为世俗所动。"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则是对内在修养和灵性的追求。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显示了诗人对于修行导师的尊崇以及坚持自我选择的决心。"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则是一种超脱世间恩怨的豁达。

"千种言,万般解,祇要交君长不解"表达了对复杂世事的看破和对于深义难懂的佛理或人生哲学的一种理解。而结尾的"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则是对生命与死亡、出离与超脱的一种深刻探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修养和佛法真理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希迁
朝代:唐

(?—791)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
猜你喜欢

送曾参军使还塞上

稽首降王入汉家,吴罗蜀锦照胡沙。

渔阳正待君还日,万马群嘶苜蓿花。

(0)

哭沈太史君典四首·其四

我来不及与君游,宫锦曾闻醉石头。

岂但羊昙门下客,至今何限哭西州。

(0)

酬佘明府宗汉过金陵见赠

帆落江干听暝钟,七闽词客忽过从。

一冠书就犹为鹖,双剑函来尽是龙。

租舫故应逢谢尚,草堂吾已愧周颙。

不知傲吏游何处,期尔茅家第几峰。

(0)

立春日同诸僚集黄都水督芦署中

筵开西署绮窗寒,何限梅花水部看。

绛雪不妨销夜烛,青丝犹自簇春盘。

忆从北阙千官会,驭得东皇万国欢。

谁道紫宸车马隔,由来江左旧长安。

(0)

术海寺石壁

山开仪凤门,江断卢龙石。

三宿昔年人,泊舟总陈迹。

(0)

罗山九可诗·其七可读

富有万卷藏,抱书时闭户。

不逢堂下人,焉知斲轮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