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量(bù liàng)的意思:不加衡量,不计较。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负山(fù shān)的意思:指承担巨大的重担或责任。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窥管(kuī guǎn)的意思:偷窥他人隐私,觊觎他人的权力或地位。
两间(liǎng jiān)的意思:两间指两个房间,表示很近的距离。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有识(yǒu shí)的意思:有智慧、有见识。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知方(zhī fāng)的意思:知道道理,明白规矩。
准拟(zhǔn nǐ)的意思:准备、计划
- 注释
- 两间:指两个世界或两个领域。
辙迹:古人留下的痕迹或道路。
豹窥管:比喻对传统文化的窥探和学习。
虻负山:形容力量微小,难以承担大任。
方寸好:内心的宁静和美德。
几多閒:指真正的闲暇时光。
渠:他,这里指代某人。
诗在:指未完成的诗作。
晴时到处还:期待在晴朗的日子将诗作传播到各处。
- 翻译
- 我也嘲笑自己身处两个世界之间,古人的足迹遥不可及。
昔日的文化如同豹子窥视的竹管,我力量微薄如蚊虫背负大山。
有见识的人都明白内心的宁静珍贵,无欲无求才能获得真正的闲暇。
整个春天我都欠他一首诗,期待晴天时将它送到每个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山行(其二)》。诗中流露出诗人面对自然山川时的心境与情感。
“亦笑吾身立两间”,这里的“两间”指的是两座山峰之间,诗人自嘲自己的渺小,如同站在两个空间之间,对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同时,这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
“古人辙迹渺难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足迹感到遥不可及,无法触摸到他们留下的成就与智慧。这里的“辙迹”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所留下的痕迹。
“斯文在昔豹窥管”,这句话中的“斯文”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崇和向往。“豹窥管”则是形容诗人的这种向往,如同豹子探视洞穴一样,既表达了渴望又透露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奈。
“吾力不量虻负山”,此句强调了诗人面对自然的力量时所感受到的困顿与自觉的局限。“虻”是指一种小昆虫,而“负山”则是形容不可思议的重压,表明诗人的力量相对于雄伟的山脉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有识共知方寸好”,这里的“有识”指的是那些有见识的人,而“方寸”则是一尺见方的小空间。“共知方寸好”意味着这些有见识的人都能理解诗人内心世界中那一份难以言表的美好。
“无求方得几多閒”,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心境。他不强求什么,只是顺其自然地获得一些闲暇和宁静。
最后两句,“一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完成的文学创作感到遗憾,并且决心在天气晴朗时到处游历,以补偿这一季度内的不足。这里的“渠诗”可能是指诗人的作品或是某种特定的文学计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川的壮丽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向往与自我力量有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阳江何氏挹翠轩
人皆犯红尘,君独嗜空翠。
红尘终有得,空翠了无味。
自众人以观,君亦少良计。
细问红尘人,轩冕蔓倒敝。
方寸万斛埃,灰土常处袂。
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
始知空翠佳,千古馀爽思。
何子亦何人,对此日隐几。
明涵轩窗净,影入林牖媚。
眼界括穷碧,白鸟决归眦。
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