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骸(bǎi hái)的意思:指人的全身,也表示人的骨骼。
长灵(ch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灵活、敏捷的特点。
尔汝(ěr rǔ)的意思:尔汝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你们”或“你和我”。它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关系或者相互关心的情感。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河沙(hé shā)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多指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溃散(kuì sàn)的意思:形容军队或群众在战斗或遭遇灾难时,全军或全体群众纷纷逃散、崩溃的情况。
灵异(líng yì)的意思:形容超出常理的奇异、神秘的事物。
取与(qǔ yǔ)的意思:取用别人的言语或意见作为参考或借鉴。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时语(shí yǔ)的意思:指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语言,言辞或观点。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异时(yì shí)的意思:不同时期;不同的时间。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名为《题灵光台壁》之二。诗中探讨了生命、死亡、存在与非存在的深刻哲理。
首句“百骸溃散此日言”,以“百骸”比喻人的身体,暗示生命的脆弱和终将消逝的命运。接着,“一物长灵异时语”则提出了一种超脱生死的存在形式,似乎在说有些事物在生命结束之后依然存在,具有某种灵性或意义。
“此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这两句对比了当前生命中的灵性与未来死亡后的消散,提出了一个疑问:如何在生命即将结束时,理解并把握住那些长久存在的灵性?这涉及到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这里进一步讨论了生与死、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生与死是自然规律,而理解这些规律,能够让人超越物质的得失,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最后,“光明寂照遍河沙,慎勿于中论尔汝。”诗人以“光明寂照”象征着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真理或精神力量,强调在面对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时,应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避免陷入自我中心的狭隘视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生死的真谛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日洞虚道院楼上示诸生
炎月苦不辍,暇日登兹楼。
高栋多凉气,户牖辟四周。
俯槛见方塘,渊然与心谋。
游鱼不惊人,藻下自沉浮。
自予弃簪组,简牍寡所投。
永谢车马客,澹然无世忧。
溽暑自昏剧,吾意良悠悠。
偕汝二三子,常得来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