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蜾蠃(guǒ luǒ)的意思:形容事物丰盛、繁荣。
鸡肋(jī lèi)的意思:指价值不高、无实际用途的东西或事物。
亢悔(kàng huǐ)的意思:形容非常懊悔、后悔。
浪语(làng yǔ)的意思:指言辞放肆、轻浮,毫无底线的语言。
螟蛉(míng líng)的意思:比喻才华横溢、有出息的年轻人。
食酒(shí jiǔ)的意思:指吃饭时喝酒,也指饭后喝酒。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用九(yòng jiǔ)的意思:用尽、用完
犹龙(yóu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渔网(yú wǎng)的意思:比喻用计谋或手段设下圈套,诱使别人上钩。
醉心(zuì xīn)的意思:全身心地沉浸在某件事情或某个领域中,非常痴迷和专注。
肘生柳(zhǒu shē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手肘上长满了柳树,形容人的手臂上长有柳树,比喻人的能力出众,才华横溢。
- 翻译
- 即使喝很多酒也能保持清醒,如同捧着美玉般享受饮酒的过程。
表面上看似陶醉,内心却保持警觉,避免过度兴奋和后悔,每杯酒都细细品味,只用十分之一的量。
世间难道没有像龙那样的人物?即使是普通的鱼网也能捕获到他们,因为他们并非超凡。
蜾蠃和螟蛉这样的昆虫比喻不当,不要随意比拟,因为真正的贤者如刘伶,他的价值并非仅限于微不足道的事物。
- 注释
- 乱:形容词,指失去控制或混乱。
肘生柳:形容姿态优美,如柳枝般柔美。
戒亢悔:戒除过度兴奋和后悔。
乾用九:指只用十分之一的量,象征节制。
斯人:这样的人物。
常鳞:普通鱼类。
蜾蠃:一种寄生蜂。
螟蛉:一种幼虫,蜾蠃会将其当作自己的孩子。
浪语:随意的比喻或言论。
鸡肋身:比喻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画面感,以下是对其鉴赏的一些看法:
"百杯不乱善食酒,如手捧玉肘生柳。"
这一句通过“百杯不乱”表现了诗人饮酒的自如与得体,同时“善食酒”的说法则展示了他对美酒的享受和鉴赏能力。“如手捧玉肘生柳”则是通过形象鲜明的手势描绘,传达出一种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
"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态度的深刻理解。“貌醉心醒”意味着即便在醉酒中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失去自我。“戒亢悔”则是告诫自己不要过度狂欢以致后悔,而“一斟一酌乾用九”则是在强调饮酒时应有的节制和适可而止。
"犹龙世岂无斯人,渔网可致皆常鳞。"
这两句诗中,“犹龙世岂无斯人”是说在这个时代也难得有像龙一样的人物,即赞美那些品德高尚、才能卓绝之士。而“渔网可致皆常鳞”则是在比喻这些杰出人物如同难以捕捉的鱼,总能跳脱世俗的羁绊,保持其本色。
"蜾蠃螟蛉勿浪语,得似刘伶鸡肋身。"
最后两句诗中,“蜾蠃螟蛉勿浪语”是告诫不要随便与那些不值得交谈的人说话,以免贻笑大方。而“得似刘伶鸡肋身”则是在借用古人刘伶的故事,他曾在醉酒时被人割去肋骨而不知,来形容自己能够像他一样超脱世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饮酒态度和生活情趣的描绘,以及对品德高尚之士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同时,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具古典文学的韵味和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刘宗诚
湖南十月新雁飞,白苇渐高黄橘稀。
兰舟去远复回首,唯见星沙连杳微。
前年作官临海峤,海畔家家说司徼。
一日衔哀返故丘,三春忽尽不迟留。
遥趋北阙朝明主,暂下南楼谢旧游。
此地贤郎独为客,把卷看云几朝夕。
江边迎喜拜亲闱,馆下含情别师席。
临岐牵手重依依,可怜恩义两难违。
春来有使题芳札,想为殷勤报鹤矶。
挽俞汉远诗
穷通各有命,匪人所克为。
俞生越乡彦,落落荆璞资。
一朝污苍蝇,弃置在涂泥。
良工屡回顾,昧者掩抑之。
俞生安义分,浩浩旷达怀。
庭阶绝尘杂,春草含碧滋。
对之襟宇融,点染出天机。
兴来写川岳,奋笔疾若飞。
以斯自陶适,贵富邈罔知。
自偶清者游,宁惭俗流疵。
如何逐化物,奄忽在今兹。
岂徒同侪憾,上有慈母悲。
幽室杳冥冥,怀旧书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