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彻骨(chè gǔ)的意思:指某种感触或影响极其深刻,达到骨子里,无法挥去的程度。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更赋(gēng fù)的意思:更加富有,更加充实。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句律(jù lǜ)的意思:指文章或诗词的语言结构和韵律,也可指言辞的规范和准确。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清彻(qī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山谷(shān gǔ)的意思: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成语“山谷”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处于困境或逆境中。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许来(xǔ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者好运突然到来。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章明(zhāng míng)的意思:指文采斐然,才华出众,有学问有才能。
蛰户(zhé hù)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居在农村或偏僻的地方,不与外界接触。
诸相(zhū xiāng)的意思:指各种方面或各个方面的情况、状况。
- 翻译
- 很久没有见到山谷中的老者,豫章之地的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章江的水并未让我感到清凉透骨,反而在西山一带升腾起寒冷的烟雾。
文章如同明镜,照见万物的形态,诗句的韵律如冬眠后被春雷唤醒。
让我们围着红炉畅饮,暂且忘却烦恼,为我再吟咏扬州的梅花诗篇。
- 注释
- 山谷:指隐居的地方,可能指代某位隐士。
豫章:古代地区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章江:江河名,在江西。
寒烟:形容冷而轻的烟雾。
文章:这里指诗词文章。
句律:诗歌的韵律。
红炉:火炉,象征温暖和聚会。
扬州梅:扬州的梅花,可能暗指扬州的美景或佳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名为《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位久违的朋友——“山谷老子”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询问这位朋友的消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重逢。
"章江未觉清彻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这里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章江的水质清澈得如同能够洗净人心,但诗人自己似乎还没有完全感受到这种清凉。同时,西山上的寒烟给人以萧瑟之感,增添了一种秋末冬初的寂寞气氛。
"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
这一联是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赞扬。将“文章”比作“明镜”,意味着文学作品能够如同明镜一般清晰地反映出万象;而“句律蛰户惊春雷”则形容诗歌节奏的力量,如同蛰伏的雷声,在春日突然爆发,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红炉劝坐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
在这个环境中,诗人邀请友人围坐在温暖的红炉旁,共同饮酒忘却烦恼,并请求友人再次吟咏那著名的“扬州梅”。这里的“扬州梅”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蕴含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文学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暮登太白
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白云连海峤,黄叶满亭皋。
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
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痹。
当年四老翁,视世轻于芝。
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
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