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价(dào jià)的意思:指道德价值,也指价值观念。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点漆(diǎn qī)的意思:指对已经完好无损的东西进行不必要的修饰或装饰,多用于形容人过分追求完美或过于注重细节。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负笈(fù jí)的意思:指背负着书籍,远离家乡去求学或进修。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老师(lǎo shī)的意思:指没有名声的老师或没有名师指导的学生。
目连(mù lián)的意思:指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某人或某物。
乃翁(nǎ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烧火(shāo huǒ)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激烈行动或采取极端手段。
深一(shēn yī)的意思:非常深入地探究或理解一件事情。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天正(tiān zhèng)的意思:指天空明朗,天气晴好的样子。也形容事物的正直、正派。
相成(xiāng chéng)的意思:彼此相互配合,互相成就。
乡情(xiāng qíng)的意思:乡情指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一尺(yī chǐ)的意思:一尺表示长度为一尺,也可以引申为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猿吟(yuán yín)的意思:指猿猴的吟唱声,比喻音乐声或诗歌声非常美妙动听。
圆相(yuán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言谈和态度和蔼可亲、和善和睦。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须菩提(xū pú tí)的意思:须菩提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意为“须要智慧”。成语“须菩提”引申为对智慧的追求和修行。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禅师杖锡访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的形象与内心世界。首句“杖锡老师七十八,眼如点漆眉如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禅师的外貌特征,点漆般的眼睛和如雪的眉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岁月的痕迹。接着,“分明画出须菩提,坐听孤猿吟落月”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禅师比作须菩提,静坐听猿猴哀鸣,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深山古寺天正寒,叶深一尺堆床前”描绘了禅师所处环境的清冷与宁静,落叶堆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孤寂。地炉烧火,帘不卷动,袈裟黑似烟,进一步渲染了禅师生活的简朴与与世隔绝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禅师内心的平静与对物质的淡泊。
“客来只恐放烟出,争奈山林藏未密”则表达了禅师对于外界打扰的敏感与警惕,同时也流露出其对山林生活的深深依恋。最后,“喧喧道价满江湖,负笈挑囊固非一”两句,对比了禅师在山林中的宁静生活与外界的喧嚣,突出了其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决心。
“千里东归频寄声,乃翁终似有乡情”表达了禅师虽远离家乡,但心中仍存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目连鹙子神通妙,何必区区圆相成”则借用了佛教故事,赞美禅师的智慧与修为,并暗示其内在的神通妙用,不必拘泥于外在形式的完美。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品质,以及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来禅人求长句
近来禅子好长句,才写短句便不喜。
句有短长理则一,何故于中分彼此。
长者不知长几何,短者不知短几许?
若能直下究根源,长短皆由妄心起。
阿呵呵,罗罗哩。
须弥为笔虚空纸,写出赠行一句子。
此去从君较短长,莫教打失自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