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
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
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
《程氏有烈女》【明·王鸣雷】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767c7039a37460670.html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白刃(bái rèn)的意思:用刀剑等尖锐武器进行战斗。
暴客(bào kè)的意思:指行为凶暴、蛮横的人。
病床(bìng chuáng)的意思:指人生病时所躺的床铺,也用来比喻人遭受困境或痛苦的处境。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不久(bù jiǔ)的意思:不久表示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即将发生或结束。
长恸(cháng tòng)的意思:指长时间地悲伤哭泣。
成礼(chéng lǐ)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礼仪行为,也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仪式性的事情。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穿窬(chuān yú)的意思:指透过墙壁、窗户等隔离物,可以看到或听到对方的言语或行动。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村桑(cūn sāng)的意思:村桑指农村中的老人,也可泛指年纪较大、经验丰富的人。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当归(dāng guī)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堵墙(dǔ qiáng)的意思:指无法解决问题或难以突破困境,陷入僵局。
房舍(fáng shè)的意思:指房屋、住所。
公然(gōng rán)的意思:公然指的是公开、明目张胆地做某事,不加掩饰或隐瞒。
股栗(gǔ lì)的意思:形容极度恐惧或害怕。
姑嫜(gū zhāng)的意思:姑嫜是指姑父和嫜母,意指亲戚关系错综复杂。
归葬(guī zàng)的意思:指将死者的遗体送回故乡安葬,也比喻回归本位或回到原来的地方。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救火(jiù huǒ)的意思: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祸扩大或帮助他人摆脱困境。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老者(lǎo zhě)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里门(lǐ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内,也可指家庭、家属。
烈女(liè nǚ)的意思:指勇敢、坚贞的女性,特指为了正义、真理或爱情而舍弃生命的女性。
论语(lún yǔ)的意思:《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在这里,成语“论语”代表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集大成之作。
罗襦(luó rú)的意思:罗襦是指华美的衣裳。
罗敷(luó fū)的意思:形容女子妖娆美丽。
媒妁(méi shuò)的意思:指媒人为两家人做媒,促成婚姻。
盘盂(pán yú)的意思:形容事物高低不平衡,或者说事物不协调。
气绝(qì jué)的意思:形容生气或力气完全消失,无法继续下去。
趋趋(qū q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追逐或跟随某种趋势。
日常(rì cháng)的意思:指平时、常常发生的事情或平凡的日子。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桑叶(sāng yè)的意思:指虚假的遮掩,掩盖真相。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生存(shēng cún)的意思:指维持生命,保持存在的状态。
室隅(shì yú)的意思:指在狭小的空间中,隐居闭门,不与外界接触。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体肤(tǐ fū)的意思:体肤指的是身体的皮肤,引申为形容关心体贴别人、关怀他人的心意。
恸恨(tòng hèn)的意思:极度悲痛和愤恨。
未常(wèi cháng)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常常的状态或行为。
戊申(wù shēn)的意思:指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的意象,也用来形容和谐、平安的局面。
乌乌(wū wū)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深厚。
衔悲(xián bēi)的意思:形容内心悲痛、痛苦难忍。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修途(xiū tú)的意思:通过修行达到道德境界或者学问的境地。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延烧(yán shāo)的意思:指火势蔓延,继续燃烧。
织缣(zhī jiān)的意思:织缣是指用纺织机织布,比喻精心筹划、细心经营。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中厨(zhōng chú)的意思:指中饭厨房,比喻家庭生活安定、和睦。
伫立(zhù lì)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地站立不动。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观者如堵(guān zhě rú dǔ)的意思:形容众多的观众或旁观者聚集在一起,使得前进的人或事物无法通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笋姑的烈女,展现了她从六岁诵读《论语》到十七岁勇敢牺牲的全过程。诗中不仅赞扬了笋姑的才智和孝顺,更凸显了她在面对强盗侵扰时的英勇行为,以及对母亲的深情厚意。
诗开篇即点出笋姑的非凡之处,六岁便能诵读《论语》,展现出她的聪颖;七岁开始学习生活技能,如奉盘盂、织缣、绣罗襦,显示了她的多才多艺。然而,真正的考验发生在她十七岁时,当时家中遭遇强盗侵扰,母亲病重,笋姑选择留在母亲身边,拒绝逃离,最终在保护母亲的过程中牺牲自己。
诗中通过“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笋姑的英勇行为。她的牺牲不仅是为了保护母亲,更是为了守护家庭的大义。诗最后通过“老者哭纸钱,幼者馈巾帛”等细节,展现了社会对笋姑英勇行为的深切哀悼和敬仰。
这首诗不仅是对笋姑个人英雄事迹的颂扬,也是对传统美德——孝顺、勇敢、牺牲精神的赞美。通过笋姑的故事,诗人呼吁人们珍惜家庭、尊重生命,并在面临困难时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胜侣多旷怀,江皋蹑斜照。
波平风力微,重山薄层耀。
翠淡青黛浓,云霞綵相冒。
峤叠秋霭分,峰攒晚容峭。
帆去白已遐,复近浦萦抱。
掩映眺难穷,回复景殊妙。
溆曲龙九纡,峦明水千澡。
长谣归路迟,烟苍野生烧。
何以写清欢,持醪远相劳。
醉泥芙蓉花,骄成美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