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持赠(chí zèng)的意思:给予或赠送物品,并长时间持续不断地给予。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京邑(jīng yì)的意思:京邑指的是京城或都邑,表示国都或重要城市。
举眼(jǔ yǎn)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南窗(nán chuāng)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在南窗下读书写字的场景,比喻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勤渠(qín qú)的意思:勤奋努力,不懈努力。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象齿(xiàng chǐ)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稀少,罕见。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真率(zhēn shuài)的意思:真诚而率直,没有虚伪和做作。
- 注释
- 京邑:京城。
山翁:山中的老人。
幽涧:深山的溪谷。
南窗:南方的窗户,也指书房。
潇洒:形容事物清新自然,不拘束。
毫端:笔尖。
茅斋:简陋的草屋。
真率:真诚直率。
象齿:象牙。
琅玕:美玉。
- 翻译
- 松枝被当作笔,京城里的人都很少见到,山中的老翁却赠送得最为频繁。
这枝松枝已经饱含了深山幽涧的千年积雪,忽然间在南窗下写字变得格外畅快。
只因知道它来自清幽之处,更显出它的高雅,更何况笔尖上还流淌着超出常人的精湛技艺。
在简陋的茅屋中,只要抬头就能感受到它的真挚和率性,比起象牙和美玉还要胜过一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赋得九华松管笔》。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书写工具,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专注。
诗的开篇“松枝为管京邑无”,通过将松枝比喻成文人的笔管,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与借用。"山翁持赠最勤渠"则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中的老者,热心地赠送这份珍贵的书写工具。这两句不仅设定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着,“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千年自饱幽涧雪"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知识的积累,而“一日忽快南窗书”则是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迅速地将这些积累转化为文字。
中间两句“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馀”,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技巧的追求和对材料的精细挑选。"潇洒"形容文章流畅自然,而"毫端精有馀"则强调了作品的精致与完美。
最后两句“茅斋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如”,通过对比茅庵(草屋)中的纯朴与象牙、琅珔等珍贵材料制成的书写工具,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真挚创作态度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书写工具的借用,展现了诗人的文学追求与审美情趣。它不仅是对宋代文人生活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纯粹、真挚创作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