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圆 机 游 秦 州 有 诗 相 寄 辄 次 韵 作 宋 /晁 说 之 风 雨 关 心 一 梦 难 ,欲 于 何 地 见 征 鸾 。街 亭 应 念 贬 三 等 ,垅 坻 须 怜 持 两 端 。休 听 鼓 鼙 参 将 幕 ,已 惊 铅 椠 误 儒 冠 。瑶 音 有 底 能 相 寄 ,不 作 龙 锺 俗 吏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参将(cān jiāng)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副将或高级指挥官的将领。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关心(guān xīn)的意思:关心是指对他人的情况、需求或利益感到关注并给予关怀。
街亭(jiē tíng)的意思:街亭是指道路交叉口的亭子,也用来比喻事物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
两端(liǎng duān)的意思:指同时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极端。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铅椠(qiān qiàn)的意思:指心地狭隘、刻薄小气。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三等(sān děng)的意思:指排名第三,居于三等地位。
俗吏(sú l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官吏,形容官员贪污腐败、不廉洁。
听鼓(tīng gǔ)的意思:指高度警觉,敏锐地听到某种警报或危险的迹象。
瑶音(yáo yīn)的意思:指美妙动听的歌声或音乐声音。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持两端(chí liǎng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站在两个对立的立场或利益之间,不愿意明确表态或选择立场。
- 翻译
- 风雨中我忧虑如梦难以成真,不知在何处能见到你那远行的凤鸟。
想起你在街亭被贬为低级官职,身处偏远之地,我心中满是怜惜,你必须坚守立场。
别再听那战鼓声扰乱视听,那只是将军幕府的喧嚣,已让我惊觉自己误入了文人之列。
虽然你的声音如此美妙,但我希望能将它传达给你,而不是看待你为一个疲惫的老官吏。
- 注释
- 风雨:形容环境恶劣,象征困难和挑战。
征鸾:比喻远行的人,这里指诗中的对方。
贬三等:指官职降级。
垄坻:泛指偏远的地方。
鼓鼙:战鼓,代指战争或军事活动。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文人身份。
瑶音:比喻优美的声音。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俗吏:普通的官员,与诗人理想中的形象相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圆机游秦州有诗相寄辄次韵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圆机在秦州的关切与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首句“风雨关心一梦难”描绘了诗人因风雨而难以入眠,心中挂念着远方的朋友,反映出深厚的情感纽带。次句“欲于何地见征鸾”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的急切心情。
“街亭应念贬三等,垄坻须怜持两端”暗指友人可能遭遇贬谪,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处境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寓含了自己的仕途波折。接下来,“休听鼓鼙参将幕,已惊铅椠误儒冠”借战鼓声和误入武职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文人身份被忽视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两句“瑶音有底能相寄,不作龙钟俗吏看”,“瑶音”象征高雅的友情,诗人希望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纯洁的友谊,不让自己显得老迈庸俗,流露出对自我价值坚守的坚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稻穗
五月早稻熟,此言炎方郡。
渐北即渐迟,自缘关气运。
燕山穫九月,匪因农弗劝。
七八月见穗,例事常年分。
今岁雨旸时,五谷助长进。
六月见稻穗,喜非望中信。
阴晴殊未定,为此惕且慎。
吁天赐快霁,西成冀丰顺。
要务无馀奇,予责敢旁引。
多稼题轩楹,劝农仰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