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四》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四》全文
明 / 冒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台城隋苑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

金屋流萤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

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缠绵(chán mián)的意思:形容感情或音乐声音柔和、绵长、连绵不断。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健儿(jiàn er)的意思:指身体强壮、有力气的人,也用来称赞勇敢、有才华的人。

金屋(jīn wū)的意思:比喻富贵豪华的宫殿。

流萤(liú yí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隋苑(suí yuàn)的意思:指希望能够重返过去美好的时光或地方。

台城(tái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相怜(xiāng lián)的意思:相互怜悯、同情对方的困境或不幸。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总相(zǒng xiāng)的意思:总的来说;总体上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冒襄对阮亭《秋柳》诗的和作,以台城和隋苑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边关战事的忧虑。首句“台城隋苑总相怜”,以台城与隋苑的衰败象征昔日繁华的消逝,流露出惋惜之情。次句“忆昔萦堤并拂烟”描绘了往昔美景如梦似幻,如今只剩下回忆。

“金屋流萤俱寂寞”借金屋和流萤的孤寂,暗示宫中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而“玉关羁雁苦缠绵”则以离群的雁比喻边关将士的思乡之苦,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接下来,“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通过树木的生长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频繁战事的不满,尤其是对于年轻力壮的士兵而言,他们的青春正值盛年却被征召到边疆,令人痛心。“健儿欲折”形象地刻画出战争对青年生命的摧残,而“凉秋又临边”则加重了这种悲凉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边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作者介绍
冒襄

冒襄
朝代:明   字:辟疆   号:巢民   籍贯: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   生辰:公元1611-1693年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
猜你喜欢

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其四

旧诗不省作何言,新句无奇墨乱翻。

要是云山通宿契,故将文字寄深论。

(0)

南山即事

南山崇崇几千丈,今晨忽被蛮烟蜑雾埋其高。

安得万里飘风一吹散,见巍峨苍翠解我心郁陶。

郁陶心匪他,为爱南山高。

(0)

实弟以诗来督作会文又因太原侄寄声欲作不速此文人狂客所为非素所望也今以五绝奉寄虽小阻高兴若能从而绎之则有味也·其一

我病死无日,经书更穷年。

少年宜若厉,诗酒勿留连。

(0)

无题

露重湿征衣,风急翻纱帽。

山下灌园人,倚锄看马过。

(0)

山行

石磴手难攀,林深去复还。

人行啼鸟外,僧住白云间。

野兴平秋水,吟魂绕暮山。

马头风作恶,潘鬓任阑珊。

(0)

寄黄云心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

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

苔藓侵阶绿,荼蘼压架香。

冥搜寻杖履,不为看花忙。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