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三根椽下事,一瓶一钵阅东州。
逻斋应厌树生耳,罢讲似嫌石点头。
触物(chù wù)的意思:触摸物体。形容对事物有亲身接触。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古井(gǔ jǐng)的意思:指古老的井,比喻人的才能、智慧等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了却(liǎo què)的意思:完成某件事情,解决问题,使情况得到圆满解决。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人定(rén dìng)的意思:指人的心意定了下来,表示决心坚定,毫不动摇。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无波(wú bō)的意思:没有波浪,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枝水(zhī shuǐ)的意思:比喻关系疏远,交往不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渊公的高僧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诗人王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渊公在东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了却三根椽下事”,暗示渊公已经处理完生活中的琐碎事务,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接下来,“一瓶一钵阅东州”则描绘了他随身携带的简单行囊,以及在东州各地游历的情景,表现了他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
“逻斋应厌树生耳,罢讲似嫌石点头。”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渊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他可能对树木生长的声音感到厌倦,对石头点头表示赞同的行为感到不满足,暗示了他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起灭无波真古井,往来触物信虚舟。”这里以“古井”和“虚舟”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渊公内心的平静如水,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如同浮萍般轻盈,既体现了他的超然物外,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深邃与智慧。
最后,“门人定喜归期近,松已回枝水复流。”预示着弟子们对渊公即将归来感到喜悦,同时自然界的景象也似乎在迎接他的回归,松树重新长出新枝,水流再次流淌,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渊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禅者形象,以及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