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佥仲男往,且称百夫特。
长男且战亡,仲弱岂办贼。
司马计安施,徵调且倍亟。
邻翁顾季男,恐亦不能匿。
《邻翁叹》【明·孙传庭】邻翁有三男,长男差膂力。仲也绝怯弱,季尤可矜恻。一身都废弃,所存惟视息。忽惊辽事非,缮发遍四国。纷纷闾左儿,不能安稼穑。长以力见选,执殳将军侧。王师二十万,军容亦既饰。岂知不惯战,闻鼓皆变色。长男遂死之,全军尽奔北。司马复徵兵,仓皇请严敕。长令畏谴诃,何敢迟顷刻。又佥仲男往,且称百夫特。邻翁前致语,哀鸣声唧唧。长男且战亡,仲弱岂办贼。长令亦信然,材勇不可得。强驱出关去,勍敌何以克。再战复不利,疆事益叵测。司马计安施,徵调且倍亟。邻翁顾季男,恐亦不能匿。出门官使至,复以威令逼。邻翁惨不言,苍天曷有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667c67ea397f40448.html
哀鸣(āi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像是在哭泣般的呼喊。
百夫(bǎi fū)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人数众多。
奔北(bēn běi)的意思:指向北方奔跑,形容迅猛向前的势头或行动。
变色(biàn s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变化而改变颜色或状态,比喻情绪或态度突然发生变化。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利(bù lì)的意思:指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或不利的局势。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材勇(cái yǒ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勇气。
苍天(c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料的事物。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长男(cháng nán)的意思:指家庭中排行最大的儿子。
徵调(zhēng diào)的意思:徵调指的是国家或组织调动人员、物资等资源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行为。
徵兵(zhēng bīng)的意思:徵兵是指国家根据需要征召壮丁入伍服兵役的行为。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废弃(fèi qì)的意思:指为了做某件事情而连夜工作,甚至连睡觉和吃饭都忘记了。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官使(guān shǐ)的意思:指官员相互保护,互相掩盖错误或过失。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唧唧(jī jī)的意思:形容小声细语或哭泣声音。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疆事(jiāng shì)的意思:指边疆事务,也可用来形容繁忙的事务。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矜恻(jīn cè)的意思: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或痛苦感到同情和忧伤。
军容(jūn róng)的意思:指军队的容貌和仪表,也泛指军队的整体形象。
可矜(kě jīn)的意思:可怜、可悲。
辽事(liáo shì)的意思:指事情繁杂、琐碎,纷扰不断。
膂力(lǚ lì)的意思:指体力的强壮和坚韧。
闾左(lǘ zuǒ)的意思:指贤人、能人。
门官(mén guān)的意思:门官指的是掌管门户的官员,也泛指掌握权力的人。
鸣声(mí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叵测(pǒ cè)的意思:叵测指事物难以测度或推测,也形容人心机深沉,难以捉摸。
谴诃(qiǎn hē)的意思:指责、斥责、责备。
怯弱(qiè ruò)的意思:胆小怕事,缺乏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顷刻(qǐng kè)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全军(quán jūn)的意思:指整个军队,表示全体军人的意思。
缮发(shàn fā)的意思:修整头发,打理仪容。
视息(shì xī)的意思:视线的停留和注视。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四国(sì guó)的意思:指四个国家或地区。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所存(suǒ cún)的意思:所拥有的财产或物品。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威令(wēi lìng)的意思:威令指的是威严的令旨,即有权威的命令或指示。它表示权威的力量,能够使人心生敬畏。
信然(xìn rán)的意思:形容言行真实可信。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致语(zhì yǔ)的意思:言辞恳切,表达真挚的情感或思想。
执殳(zhí shū)的意思:执持大权,掌握决策权。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战乱时期,邻翁一家三代人面对征兵的无奈与悲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首句“邻翁有三男”,点明故事背景,引出主人公一家。接着描述长男体力尚可,但二子、三子却因体质虚弱而难以承担重任。这种鲜明的对比,预示着后文情节的转折。
“一身都废弃,所存惟视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二子、三子因体弱多病而无法参与社会劳动,只能依赖呼吸生存的状态,体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
“忽惊辽事非,缮发遍四国”揭示了战争的突然爆发,迫使邻翁一家不得不面对国家征兵的现实。长男、二子、三子相继被征入伍,反映了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纷纷闾左儿,不能安稼穑”指出战争导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召,农田荒废,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间接揭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岂知不惯战,闻鼓皆变色”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恐惧与无力感,即使经过选拔的长男也无法适应战斗,最终战死沙场。
“长男遂死之,全军尽奔北”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长男的牺牲不仅未能改变战局,反而导致全军溃败,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悲剧色彩。
“司马复徵兵,仓皇请严敕”表现了战争的连绵不断,以及统治者为了应对战事而频繁征兵的无奈之举。
“长令畏谴诃,何敢迟顷刻”反映出士兵们在战争中的恐惧心理,即使在生死边缘也不敢稍有延误,体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又佥仲男往,且称百夫特”描述了二子再次被征召,虽然自称是百夫长,但实际能力有限,暗示了战争中地位与能力不符的现象。
“邻翁前致语,哀鸣声唧唧”通过邻翁的哀求与叹息,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
“长男且战亡,仲弱岂办贼”强调了战争对家庭的毁灭性打击,长男已死,二子又难以胜任战斗,家庭陷入绝境。
“长令亦信然,材勇不可得”表明即使邻翁深信自己的儿子有才能和勇气,但在现实面前也只能无奈接受事实。
“强驱出关去,勍敌何以克”表达了对战争无能为力的感慨,即使勉强派遣士兵出征,也难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再战复不利,疆事益叵测”说明战争的局势愈发严峻,每一次战斗都带来更大的损失和不确定性。
“司马计安施,徵调且倍亟”揭示了统治者在面对战局不利时,急于增派兵力,但这种做法往往加剧了战争的混乱和无序。
“邻翁顾季男,恐亦不能匿”预示着邻翁对最小的儿子也可能被征召的担忧,体现了战争对整个家庭的威胁。
“出门官使至,复以威令逼”描述了官府征兵时的强硬手段,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苦难。
“邻翁惨不言,苍天曷有极”表达了邻翁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无尽痛苦的无奈与绝望,同时也对上天的不公表示质疑。
整首诗通过邻翁一家三代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深刻反映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带来的痛苦、恐惧和绝望。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性的摧残,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